[实用新型]人流负压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72804.6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9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霖卉;杨薇;苏敏学;李惠军;肖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M1/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覃伟辉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流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流负压吸引管,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有穿装在支撑套管内的吸引软管,所述吸引软管的前部伸出所述支撑套管,在所述吸引软管的前端设有吸引口;所述支撑套管的后端设有连接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吸引软管的吸引口可以靠近双侧子宫角处宫壁,对于宫角妊娠的受术者能够有效地完全吸出子宫内胚胎组织,防止造成不全流产,避免给受术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采用支撑套管利于吸引软管介入子宫内,支撑套管的后端设有连接座,方便连接负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人流负压吸引管。
背景技术
人流负压吸引管是通过负压吸引力把胚胎组织经吸引管的负压通道吸出宫腔,以达到人工流产的目的。目前通用的人流负压吸引管,包括有不锈钢吸引管,不锈钢吸引管的前端侧部开有吸引口,后端通过接管与负压瓶连接。这种人流负压吸引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不锈钢吸引管的吸引口难以靠近双侧子宫角处宫壁,对于宫角妊娠的受术者不能有效地完全吸出子宫内胚胎组织,容易造成不全流产,给受术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吸引口可以靠近双侧子宫角处宫壁,对于宫角妊娠的受术者能够有效地完全吸出子宫内胚胎组织,防止造成不全流产的人流负压吸引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人流负压吸引管,包括有穿装在支撑套管内的吸引软管,所述吸引软管的前部伸出所述支撑套管,在所述吸引软管的前端设有吸引口;所述支撑套管的后端设有连接座。
上述人流负压吸引管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吸引软管采用医用塑胶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套管采用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做人工流产时伸入子宫的一端为前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吸引软管的前部伸出支撑套管,吸引软管的前端设有吸引口;该吸引软管的吸引口可以靠近双侧子宫角处宫壁,对于宫角妊娠的受术者能够有效地完全吸出子宫内胚胎组织,防止造成不全流产,避免给受术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采用支撑套管利于吸引软管介入子宫内,支撑套管的后端设有连接座,方便连接负压装置。
2、吸引软管采用医用塑胶管,医用塑胶管质量轻,耐腐蚀性能好,加工容易。
3、支撑套管采用不锈钢管,不锈钢管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引软管的吸引口靠近子宫角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人流负压吸引管,包括有穿装在支撑套管2内的吸引软管1,吸引软管1的前部伸出支撑套管2,吸引软管1采用医用塑胶管。在吸引软管1的前端开有吸引口1-1,吸引软管1的后端与负压装置连接;支撑套管2的后端具有连接座3,支撑套管2采用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吸引软管1的吸引口1-1可以靠近双侧子宫角4-1处宫壁,如图2所示,对于宫角妊娠的受术者能够有效地完全吸出子宫4内胚胎组织,防止造成不全流产,避免给受术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采用支撑套管2利于吸引软管1介入子宫4内,支撑套管2的后端具有连接座3,在吸引软管1的后端与负压装置连接时,连接座3起到连接支撑的作用,方便连接负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未经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28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环保漆加工用注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地面渗滤液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