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器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75986.2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冷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冷却结构,包括用于储存和输送注射药物的注射器;在所述注射器的筒体外壁上设有外套筒且该外套筒的筒壁与所述注射器的筒体壁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在所述腔体内灌注有制冷剂;还在所述外套筒上设有一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注液口且该注液口工作时用于向所述腔体注水与所述制冷剂混合形成冷却溶液。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防止在分时注射间隔时间内注射器内麻醉药物温度过高而导致麻醉效果下降、能够确保麻醉药物处于安全的保存环境中不易变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注射器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术中进行临床麻醉时,常见的是采用注射器抽取麻醉药物注入患者体内进行麻醉操作,而为了确保麻醉药物的使用效果,通常需维持麻醉药物的温度在2℃-8℃之间。然而,在麻醉操作的过程中,注射器内的麻醉药物往往不能一次性注射完毕,需要进行分时注射,该分时注射的间隔时间有长有短,有时可达1-2小时,由于现有的麻醉药物注射装置缺少冷却结构,在如此长的分时注射间隔时间内,位于注射器内的麻醉药物在常温下容易出现麻醉效果下降的问题,严重时甚至出现麻醉药物变质的现象,难以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注射器冷却技术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分时注射间隔时间内注射器内麻醉药物温度过高而导致麻醉效果下降的注射器冷却结构,该注射器冷却结构使用时能够确保麻醉药物处于安全的保存环境中,不易变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射器冷却结构,包括用于储存和输送注射药物的注射器;在所述注射器的筒体外壁上设有外套筒且该外套筒的筒壁与所述注射器的筒体壁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在所述腔体内灌注有制冷剂;还在所述外套筒上设有一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注液口且该注液口工作时用于向所述腔体注水与所述制冷剂混合形成冷却溶液。
优选地,还包括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外套筒上的冷却套,所述冷却套包括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外套筒上的套体,在所述套体的壁体内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空腔,在每一所述空腔内均灌注有冷却剂,还包括若干个数量与所述空腔数量一致且内置有水的内水袋,所述内水袋设在相应的所述空腔内且该内水袋工作时能够被捏破使位于其袋体内的水流出与相应的所述冷却剂混合形成冷却溶液。
优选地,在所述外套筒上设有一用于观察所述注射器筒体内注射药物状况的第一观察腔。
优选地,在所述套体上设有一位置与所述第一观察腔相对应的第二观察腔。
优选地,在所述套体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在所述保温层上设有观察口且该观察口位于所述第二观察腔的正上方。
优选地,在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设有一用于将该保温层连同所述套体固定在所述外套筒上的固定贴。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由铝箔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套体由涤纶树脂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内水袋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制冷剂、冷却剂均为硝酸铵溶液或者氯化铵溶液。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未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5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性好的LED路灯
- 下一篇:一种检测在线板坯表面缺陷的红外热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