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的插接装置以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76644.2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0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华;周健;代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86 | 分类号: | H01M50/586;H01M50/59;H01M50/502;H01M50/258;H01M50/249;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徐章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插接 装置 以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的插接装置以及电池包,电池包的插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装配空间和插接空间;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设于装配空间内;第二绝缘件,第二绝缘件设于装配空间内;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于装配空间内,且位于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之间;插针,插针设于壳体内且穿过第一绝缘件、第一密封件和第二绝缘件,插针的插接端延伸至插接空间内。由此,通过在电池包上设置插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电池包的储存、运输和维修过程中未连接插接件时使电池包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可以避免液体从插接装置进入电池包内导致电池包内部短路,从而可以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进而可以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的插接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池包的插接装置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电池包的安全防护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中就包括电池包的防水问题。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电池包的插接装置的防水保护通常依赖于插接装置与插接件之间的对插密封,当电池包在储存、运输或者维修过程中,插接装置与插接件之间未连接,会造成对插密封的防水保护方式失效,液体容易进入插接装置内部,会导致电池包系统内部短路,从而造成严重的电池包损坏问题,也会降低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的插接装置,在电池包的储存、运输和维修过程中未连接插接件时使电池包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可以避免液体从插接装置进入电池包内导致电池包内部短路,也可以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从而可以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插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装配空间和插接空间;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于所述装配空间内;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于所述装配空间内;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装配空间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插针,所述插针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穿过所述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所述插针的插接端延伸至插接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插接装置,通过在电池包上设置插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电池包的储存、运输和维修过程中未连接插接件时使电池包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可以避免液体从插接装置进入电池包内导致电池包内部短路,从而可以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进而可以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密封孔,所述密封孔内设有第一密封筋,所述插针穿过所述密封孔且与所述第一密封筋止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筋沿所述密封孔的周向延伸形成闭环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筋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密封筋在所述密封孔的轴向方向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绝缘件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二密封筋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所述侧壁止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电池包的插接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止抵在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壳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绝缘件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件为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电池包的插接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圈、第二限位圈和压板,所述第一限位圈设于所述装配空间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圈适于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远离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端部止抵;所述第二限位圈设于所述装配空间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压板止抵在所述第二绝缘件和所述第二限位圈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6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塑料卷轮
- 下一篇:一种创新型大键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