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77189.8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4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权;龙茂辉;郑万来;李子华;杨建辉;段翠华;张磊;施秀宽;刘海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627;H01R13/52;H01R24/00;H01R13/508;F16L2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共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龚昌旦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对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对接装置,包括底板、控制侧对接机构以及执行侧对接机构,所述控制侧对接机构与执行侧对接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的控制侧对接机构包括接线座I、安装板以及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电路板I、接头I,所述执行侧对接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接线座II、电路板II、接头II、电磁阀,所述的接头II与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的电路板I与接线座I连接,电路板II与接线座II连接,所述电路板II与电路板I对应且插接配合,接头II与接头I对应插接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接装置,该装置可以同时提供电路与气路或者是提供电路与油路,并且可以自动的、快速进行对接,使得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当采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在需要更换一种产品或零件时,往往就需要对电路或者是气路或者是油路进行更换,这是就需要进行一些繁琐的人工换线或者是夹具气路的重新连接的工作,如此一来就会造成生产效率低,更换麻烦等问题,而且现有技术中,很多都是单独只提供电路或者是气路或者是油路,无法同时满足多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接装置,该装置可以同时提供电路与气路或者是提供电路与油路,并且可以自动的、快速进行对接,使得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控制侧对接机构以及执行侧对接机构,所述控制侧对接机构与执行侧对接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的控制侧对接机构包括接线座I、安装板以及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电路板I、接头I,所述接线座I安装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执行侧对接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接线座II、电路板II、接头II、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与接线座II连接,所述的接头II与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的电路板I与接线座I连接,电路板II与接线座II连接,所述电路板II与电路板I对应且插接配合,接头II与接头I对应且插接配合形成密封,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安装板向安装座方向运动从而控制电路板II与电路板I插接以及控制接头II与接头I插接的驱动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快速的进行对接,实现快速供电、供气或者是供油,当生产的产品为多种对象时,可以提前先将执行侧的各种元器件接好,这样在需要更换时,更加方便,控制侧的各元器件也是连接好的,并且与执行侧的相对设置,这样更换后,利用驱动件将安装板向安装座方向移动,使得电路板I与电路板II插接,接头I与接头II插接,接头I与接头II密封,防止漏气或漏油,实现电路的连接以及气路或者是油路的连接,实现了自动快速更换,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接头I上沿其周向设有倾斜面I,所述接头II的内侧壁上沿其周向对应设有倾斜面II。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倾斜面I以及倾斜面II的设置,使得接头I与接头II插接时,方便接头I插入到接头II内。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缓冲杆以及缓冲弹簧,所述的缓冲杆一端向安装座方向延伸至安装槽外,所述的缓冲弹簧一端与缓冲杆抵触,另一端与安装槽抵触设置。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缓冲弹簧以及缓冲杆的设置可以在安装板向安装座方向运动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突然碰撞,同样在安装座与安装板分离时,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提高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接头I的外周面上设有密封圈,接头I与接头II连接时,密封圈抵触设置在接头II的内侧壁上。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密封圈的设置使得接头I与接头II插接配合时,两接头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漏气或漏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7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燃煤烟气脱汞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装置、载板组件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