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金属软管的惰性气体充装接头及金属软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82238.7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1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乔;辛健;张亚民;韩宏茵;胡浩雷;赵艳龙;高珠珠;韩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蓝箭航天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02 | 分类号: | F16L33/02;F16L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徐红岗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软管 惰性气体 接头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软管的惰性气体充装接头及金属软管组件。该充装接头包括具有内部通道的气门嘴球头、安装于内部通道进气端的气门芯、以及安装于气门嘴球头外部的外套螺母。气门嘴球头具有与外套螺母适配的肩部,外套螺母的一端与肩部适配,另一端用于通过其内螺纹螺接在金属软管外侧。该充装接头能够在对金属软管进行密封防护的同时,实现对金属软管进行惰性气体充装,有效避免了在金属软管保管过程中外界湿空气进入金属软管内部造成锈蚀的触发条件。该金属软管组件通过在金属软管两端安装密封堵头及上述的充装接头,使金属软管内部保持充压密封状态,形成惰性气体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管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金属软管的惰性气体充装结构及金属软管组件。
背景技术
金属软管一般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作,金属软管在日常保管过程中可能存在密封不严导致湿空气或腐蚀性气体进入软管内部的情况,从而导致金属软管局部发生锈蚀现象。在具有严格的工艺要求的场景下,内部发生腐蚀的金属软管不能使用,或者使用寿命缩短,增加了金属软管的损耗,同时金属软管产品的损耗也会引起重复配套问题。目前金属软管的封存包装工艺多为薄膜缠绕、塑料堵头封堵、金属堵头封堵、抽真空塑封等。在航空、航天、医疗、化工等领域对管路内部多余物有严格的控制要求,可以利用惰性气体不活泼的性质,用来作为金属软管内部的保护气,所以目前亟需一种可以将惰性气体充入金属软管又可以实现密封的充装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金属软管的惰性气体充装接头及金属软管组件。该金属软管惰性气体充装接头能够在对金属软管进行密封防护的同时,实现对金属软管进行惰性气体充装,有效避免了在金属软管保管过程中外界湿空气进入金属软管内部造成锈蚀的触发条件,从而提高了金属软管的保障环境,降低了保管损耗,对于使用单位避免了因损耗引起的重复配套工作,消除了项目因重复配套引起的延期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软管的惰性气体充装接头。该惰性气体充装接头包括具有内部通道的气门嘴球头、安装于所述内部通道进气端的气门芯、以及安装于所述气门嘴球头外部的外套螺母。所述气门嘴球头具有与所述外套螺母适配的肩部,所述外套螺母的一端与所述肩部适配,以限定所述外套螺母与所述气门嘴球头的位置关系,所述外套螺母的另一端用于通过其内螺纹螺接在金属软管外侧。对金属软管进行充气时,所述气门嘴球头的气门嘴端与充气管路连通,所述气门嘴球头的球头端与金属软管的接管嘴连通,其中,所述气门芯在气体压力作用下开启,使惰性气体依次通过所述气门芯和所述内部通道的出气端后充入金属软管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螺母的横截面为六边形,以便于利用扳手操作。所述外套螺母内部还设有内螺纹连接结构,用于与金属软管的接管嘴的外螺纹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头端与所述外套螺母设置螺纹连接结构的一端间隔设置,所述外套螺母通过其内螺纹与接管嘴的外螺纹螺接后,所述接管嘴至少部分限定在所述球头端与所述外套螺母的间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简化零部件生产过程及装配过程,所述气门嘴球头的所述气门嘴端、所述肩部与所述球头端一体成型,且所述肩部位于所述气门嘴端与所述球头端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门嘴接头的球头端具有锥形结构,所述接管嘴与所述锥形结构彼此匹配密封设置,进而形成包裹式连接,使接管嘴与所述球头端的连接密封性得到大幅提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气门芯与所述内部通道接触位置的密封性,可以在所述气门芯与所述内部通道进气端之间设置密封垫。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所述外套螺母与所述肩部的密封性,可以在所述肩部设置环形密封垫。所述外套螺母与所述肩部贴紧的状态下有两个平面彼此接触,即平面和弧形面。所述环形密封垫可以粘贴设置于所述肩部的弧形面,也可以设置于所述肩部的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蓝箭航天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蓝箭航天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2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排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置物架及空调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