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槽内弹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83755.6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6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强;刘雨阳;付豪;冯健;李国清;高国兴;邓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6 | 分类号: | H01M10/16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弹片 | ||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铅酸蓄电池槽内弹片。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安装于蓄电池槽槽内壁上用于极群组紧装配的槽内弹片,适合所有铅酸蓄电池槽内弹片设计,满足多种极群结构设计下紧装配要求,提高电池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更容易使铅酸蓄电池槽与极群组紧装配和提高铅酸蓄电池槽与极群组紧装配适配性的特点,主要用于蓄电池槽与极群组的紧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槽内弹片。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紧装配设计可以提高循环寿命,极群组厚度设计决定了槽间距大小。目前,铅酸蓄电池的槽宽度是根据设定的极群组厚度设计的,实际生产中,由于铅酸蓄电池的实际槽宽度、实际极群组厚度与设计值有可能出现偏离,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影响铅酸蓄电池的紧装配设计,从而影响铅酸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另外,现有铅酸蓄电池槽只适用于一种极群组厚度的紧装配,而不能适用于不同极群组厚度的紧装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一种铅酸蓄电池槽内弹片,用于使铅酸蓄电池槽更容易与极群组紧装配,并提高极群组厚度相差不大的铅酸蓄电池槽与极群组的适配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铅酸蓄电池槽内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蓄电池槽槽内壁上用于极群组紧装配的槽内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内弹片为弧形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内弹片为槽内弹片圆弧弧度为120°的弧形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内弹片的槽内弹片长度为7-9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内弹片的槽内弹片长度为8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内弹片的槽内弹片厚度为1.5-2.5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内弹片的槽内弹片厚度为2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槽内弹片的材质与蓄电池槽的材质相同。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安装于蓄电池槽槽内壁上的槽内弹片,实际使用时,将槽内弹片安装固定在蓄电池槽的一个内壁或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当将极群组插入蓄电池槽内时,使槽内弹片收缩变形,产生横向压紧极群组的弹力,使极群组紧装配。有了本实用新型后,蓄电池槽的槽宽设计可适当大一些,这样即使蓄电池槽实际槽宽、极群组实际厚度与设计值出现偏离,在这种情况下都能较好地保证铅酸蓄电池槽与极群组之间的紧装配。同时,槽内弹片的圆弧设计,可有效避免槽内弹片对极群组中隔板和极板挤压损伤,提高电池质量。另外,对于极群组厚度的改型或不同型号的极群组,只要极群组厚度的变化值在槽内弹片的变形范围内,都无需另外匹配新的铅酸蓄电池槽,即可保证铅酸蓄电池槽与极群组之间的紧装配,使铅酸蓄电池槽的适配性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更容易使铅酸蓄电池槽与极群组紧装配和提高铅酸蓄电池槽与极群组紧装配适配性的特点,主要用于蓄电池槽与极群组的紧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蓄电池槽内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紧装配状态下的蓄电池槽剖视图。
图中:1. 槽内弹片长度;2. 槽内弹片圆弧弧度;3. 槽内弹片伸缩间距;4. 蓄电池槽;5. 槽内弹片;6. 极群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3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拆装的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洗车用喷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