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裙边变形的蓄电池大盖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84206.0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8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华;张仁银;高国兴;邓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47 | 分类号: | H01M50/147;H01M50/15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变形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防止裙边变形的蓄电池大盖。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大盖因没有定位装置或定位装置结构不合理而与槽体熔合时导致靠近两端子部位内凹或外凸而引起裙边变形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大盖盖体,大盖盖体包括正端子部位、负端子部位和背面的余料槽;在所述正端子部位和负端子部位侧的余料槽内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裙边变形和改善并提高电池外观质量的特点,主要用于AGM启停深循环铅酸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裙边变形的蓄电池大盖。
背景技术
蓄电池一般设计有大盖和槽体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大盖和槽体进行塑料融合即通过热封工序融合成一整体。大盖和槽体的配合粘连紧密是保证热封效果的关键。
但是,大盖与槽体合一起热熔时,由于大部分大盖没有设计定位装置,或者设计的定位装置位置结构不合理,导致大盖与槽体在通过热板上下熔合后,在靠近两端子部位的位置会内凹或外凸,引起裙边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蓄电池两端裙边变形的蓄电池大盖,改善电池两端内凹或外凸,改善并提高电池外观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止裙边变形的蓄电池大盖,包括大盖盖体,大盖盖体包括正端子部位、负端子部位和背面的余料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端子部位和负端子部位侧的余料槽内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加强筋为设置在大盖盖体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横加强筋和第二横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加强筋为设置在大盖盖体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纵加强筋和第二纵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加强筋为设置在大盖盖体长度方向上的第一横加强筋和第二横加强筋,以及设置在大盖盖体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纵加强筋和第二纵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与所述的第一纵加强筋和第二纵加强筋相对的大盖盖体另一端余料槽内对应设有第三加强筋和第四纵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加强筋呈线型、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横加强筋和第二横加强筋分别为3根呈线型、对称和均匀分布的加强筋;所述第一纵加强筋和第二纵加强筋分别为3根呈线型、对称和均匀分布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横加强筋和第二横加强筋分别为3根呈线型、对称和均匀分布的加强筋;所述第一纵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分别为3根呈线型、对称和均匀分布的加强筋;所述第二纵加强筋和第四纵加强筋分别为3根呈线型、对称和均匀分布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横加强筋和第二横加强筋是高度为3.2mm,宽度为1mm的长方形立柱;所述第一纵加强筋和第二纵加强筋是高度为1.7mm,宽度为1.2mm的长方形立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横加强筋和第二横加强筋是高度为3.2mm,宽度为1mm的长方形立柱;所述第一纵加强筋、第二纵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纵加强筋是高度为1.7mm,宽度为1.2mm的长方形立柱。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大盖两端子部位余料槽内增加加强筋,可有效地防止裙边变形。此余料槽内增加加强筋排布不是唯一的,可结合大盖背面余料槽内有效热熔面积可适当调整。
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设计,在大盖两端子部位余料槽内增加加强筋,防止裙边变形,改善并提高了电池外观质量。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AGM启停深循环铅酸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前的电池大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4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