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塑料颗粒自动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84623.5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3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明;汤永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阳县鹏璋塑料再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3/00 | 分类号: | G01G13/00;G01G13/285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75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塑料颗粒 自动 称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再生塑料颗粒自动称重系统,至少包括传送机构、以及传送机构上方的储料箱,所述传送机构上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接料模具,所述储料箱内部设有搅拌装置,且储料箱的底部设有出料管、以及出料管上的电控阀门,所述储料箱的外壁上设有控制器,该再生塑料颗粒自动称重系统全称自动下料、自动称重,操作简单,效率非常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生塑料颗粒自动称重系统,属于再生塑料颗粒称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颗粒指颗粒状的塑料,一般分为200多种,细分达几千种,常见的塑料颗粒有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通用塑料: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聚氨酯等,工程塑料:尼龙、聚四氟、聚甲醛、聚碳有机硅等,特种塑料:热固性塑料、功能高分子塑料,比如人工肾。
再生塑料颗粒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平均称重分配,以备包装或者后续工艺需要,而在现有的称重装置中,往往是人工进行操作,或者是半自动化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再生塑料颗粒称重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再生塑料颗粒自动称重系统,全称自动下料、自动称重,操作简单,效率非常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再生塑料颗粒自动称重系统,至少包括传送机构、以及传送机构上方的储料箱,所述传送机构上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接料模具,所述储料箱内部设有搅拌装置,且储料箱的底部设有出料管、以及出料管上的电控阀门,所述储料箱的外壁上设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输送辊和从动辊,且输送辊上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输送辊和从动辊均包括中部的转轮、以及转轮两端的齿轮,且输送辊的齿轮和从动辊的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链条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板,且支撑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接料模具位于压力传感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凹槽,且压力传感器位于凹槽的中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凹槽之间设有环形第一磁铁,且接料模具的底部设有与第一磁铁吸合的第二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红外线接收器,且出料管的两侧分别设有红外线发射器,两个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与两个发射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位于储料箱上端和下端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且第一搅拌轴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一搅拌杆和主齿轮,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第二搅拌杆和从齿轮,且主齿轮和从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上下错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生塑料颗粒自动称重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再生塑料颗粒自动称重系统通过设置通过设置第一电机带动传送辊和从动辊上的齿轮旋转,从而通过第一链条带动支撑板、以及支撑板上的接料模具移动,通过储料箱进行下料,进而实现流水线上的自动控制。
(2)该再生塑料颗粒自动称重系统通过在支撑板两侧设置红外线接收器和储料箱底部两端的红外线发射器,通过两对红外线接收器与红外线发射器对其,进行确定接料模具位于出料管的正下方,方可进行下料。
(3)该再生塑料颗粒自动称重系统通过设置相互吸合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使接料模具可以方便拆卸,方便传送机构前后工艺的自动化衔接,或者是传送机构左右两端对接料模具的人工上架和下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再生塑料颗粒自动称重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辊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料箱的内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阳县鹏璋塑料再生有限公司,未经崇阳县鹏璋塑料再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46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再生塑料颗粒分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