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84638.1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9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万梓鸣;尚小军;付燕;冉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医新之家(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A61M25/00;A61M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杜立军 |
地址: | 5103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完全 植入 式腹透 导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属于完全植入式给药装置腹膜透析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硅胶隔膜,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药液腔,所述外壳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柄,所述连接柄一端设置有导管,所述连接柄外部设置有连接锁,所述连接柄通过连接锁与导管相连接,所述导管远离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侧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导管埋置于腹腔及皮下后,再将由药物腔,外壳,连接柄,连接锁和硅胶隔膜组成的皮下装置连接埋于皮下,每次透析只需将第一无损伤针或第二无损伤针穿刺可愈合的硅胶隔膜,针头连接件外接透析管路,即可实现透析循环,需要时该无损伤针可留置7天,减少穿刺及维护频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完全植入式给药装置腹膜透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临床主要使用腹透导管,通过导管将腹透液直接作用腹腔,通过腹膜作用实现置换透析。其主要并发症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如导管堵塞、移位、肠瘘、腹膜炎症、腹壁瘘等,而腹透导管的结构:导管只有一个尾端直行开口或在尾端有点状小圆孔或尾端有一定弧度的设计,在使用时,简单通过导管将透析液输注进入腹腔。侧孔来增加液体的流动通道,降低导管堵塞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
1)导管堵管,因腹腔脂类成分复杂,夹杂大量蛋白物质,单纯的直开口导管或小圆点装开口,容易在使用环节被脂类,纤维蛋白,血细胞等物质覆盖,进而堵管,影响临床使用。会导致侧孔到导管头端这部分的压力被分流,从而使得附着在导管头端的纤维蛋白、血细胞及其他成分不易被冲走而沉积下来形成赘生物,堵塞导管头端;
2)当导管头端被堵塞时,不能满足透析流量的要求,如果长期留置体内会形成纤维包裹,影响肠腔空间,引发腹膜炎症;
3)腹透导管有一段外置的表面皮肤以上,病人携带问题最大,方便型太差,容易受体液及外部环境污染,进而引发一系列污染感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将皮下装置连接埋于皮下,每次透析只需将第一无损伤针或第二无损伤针穿刺可愈合的硅胶隔膜,针头连接件外接透析管路,即可实现透析循环,需要时该无损伤针可留置7天,减少穿刺及维护频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硅胶隔膜,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药液腔,所述外壳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柄,所述连接柄一端设置有导管,所述连接柄外部设置有连接锁,所述连接柄通过连接锁与导管相连接,所述导管远离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侧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第一无伤损针,所述第一无伤损针底部设置有第二无伤损针,其中第一无伤损针和第二无伤损针针头端均贯穿硅胶隔膜并延伸至药液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伤损针和第二无伤损针另一端均设置有针头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无伤损针通过针头连接件连接有透析液进入管路,所述第二无伤损针通过针头连接件连接有透析液输出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侧孔设置在导管尾端10公分范围处,并且呈螺旋状排列,360度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侧孔处于导管外侧的直径大于侧孔处于导管内壁的直径,且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卡夫和第二卡夫。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由高等级医用硅胶或柔软聚氨酯材质制成,且直径为8.5F-14F。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医新之家(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医新之家(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84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塑料颗粒分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心血管系统状态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