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抗寒的生物滞留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91174.7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9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庞卓;阚海明;邹俊亮;张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盛大文 |
地址: | 10009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抗寒 生物 滞留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滞留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抗寒的生物滞留池,包括池本体;所述池本体包括植被层,所述植被层包括柳枝稷和/或苔草,所述植被层上罩设有透明玻璃罩。还包括进水管、导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于不冻土层内,其包括远端和近端,所述远端与污水排水管连通,所述近端与所述导水管中部连通;所述导水管的上端连通大气并高于所述进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下端连通所述池本体的底部;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池本体的上部。该生物滞留池保证了生物滞留池在冬季的正常运行,生态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滞留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抗寒的生物滞留池。
背景技术
生物滞留池作为一种典型的低影响开发技术,不仅具有景观美化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水质净化、补给地下水的功能。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滞留池由于具有经济、高效、操作简易、布置灵活、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在城市暴雨径流、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气温较低的冬季,由于植物枯萎死亡、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和表面冻结而内部缺氧,使得生物滞留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大幅下降,尤其是脱氮效率受影响最大。因此,采取便捷有效的保温措施,确保污水净化效果,是生物滞留池在气温较低地区推广使用不可回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供一种自然、高效、稳定的保温抗寒的生物滞留池。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抗寒的生物滞留池,包括池本体;
所述池本体包括植被层,所述植被层上罩设有透明玻璃罩。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植被层封闭在透明玻璃罩内,保证保温效果稳定性,促使种植的植被在低温冬季能够保持吸收活性,维持生物滞留池有效运行。
优选的,上述的生物滞留池中,所述植被层包括柳枝稷和/或苔草。所述柳枝稷和苔草均为耐贫瘠、低维护、多年生草本植物。所述柳枝稷地上生物量大,地下根系分布范围广,对氮磷污染物吸收效果强,可在初冬时收割,茎叶剪成5~7cm长的碎段并覆盖于地表;所述苔草绿期长,其苔草叶自然覆被地表,无需刈割。上述植被覆盖与透明玻璃罩形成的温室协同作用,提高升温幅度。
优选的,上述的生物滞留池中,所述透明玻璃罩的高度为40~60cm。
优选的,上述的生物滞留池中,所述透明玻璃罩为方形或圆柱形。
优选的,上述的生物滞留池中,还包括进水管、导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进水管设置于不冻土层(即最低土壤温度大于0℃)内,其包括远端和近端,所述远端与污水排水管连通,所述近端与所述导水管中部连通;
所述导水管的上端连通大气并高于所述进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下端连通所述池本体的底部;
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池本体的上部。
优选的,上述的生物滞留池中,所述出水管设置于不冻土层内。
优选的,上述的生物滞留池中,所述池本体还包括粗砂层和碎石层,所述粗砂层位于所述植被层的下方,且所述植被层中种植的植物扎根至所述粗砂层中,所述碎石层位于所述粗砂层的下方。
优选的,上述的生物滞留池中,所述粗砂层和碎石层之间设有土工布层。
优选的,上述的生物滞留池中,所述粗砂层为50~70cm,所述碎石层为30~50cm。
优选的,上述的生物滞留池中,所述粗砂层的上表面低于地面10~20cm,以减少散热。
优选的,上述的生物滞留池中,所述粗砂层中粗砂的粒径为1~2mm。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911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螺纹式按摩浴缸喷头
- 下一篇:一种膏体物料分配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