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存储式水下耐压舱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95879.6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0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怀双;刘松嘉;强梓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8/78 | 分类号: | B65D88/78;B65D90/00;B65D90/32;F17C13/00;F16L23/00;F16L2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李晓星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存储 水下 耐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存储式水下耐压舱,包括水平放置的耐压舱舱体和管道引流组件,所述耐压舱舱体为圆柱形,且耐压舱舱体的下侧设有支撑组件,所述耐压舱舱体的上侧设有吊环,所耐压舱舱体的上侧、下侧和左侧均设有管道引流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的密闭箱体对石油或天然气进行存储保护,防止了石油或天然气污染水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形成的密封结构形成对耐压舱舱体内石油和天然气的一级密封保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接成的密封箱体形成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二级密封保护,通过双重保护,使耐压舱舱体的管道法兰连接处密封性更好,解决了耐压舱的管道法兰连接处易泄漏的问题,增加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及天然气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存储式水下耐压舱。
背景技术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类可燃性气体,是一种化石燃料,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因而燃烧产生黄色或蓝色火焰。
耐压舱常被用于石油及天然气的水下存储,耐压舱在存储石油或天然气的过程中,管道法兰连接处易发生泄漏,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另一方面易造成石油或天然气的浪费。
综上,我们设计了一种存储式水下耐压舱解决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存储式水下耐压舱,该耐压舱,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的密闭箱体对石油或天然气进行存储保护,防止了石油或天然气污染水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形成的密封结构形成对耐压舱舱体内石油和天然气的一级密封保护,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接成的密封箱体形成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二级密封保护,通过双重保护,使耐压舱舱体的管道法兰连接处密封性更好,解决了耐压舱的管道法兰连接处易泄漏的问题,增加了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存储式水下耐压舱,包括水平放置的耐压舱舱体和管道引流组件,所述耐压舱舱体为圆柱形,且耐压舱舱体的下侧设有支撑组件,所述耐压舱舱体的上侧设有吊环,所耐压舱舱体的上侧、下侧和左侧均设有管道引流组件;
所述管道引流组件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耐压舱舱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相对侧通过法兰组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壳体对接成密闭箱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接成的密闭箱体套设在法兰组上,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环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吊环沿耐压舱舱体的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承载底板和支撑板;
所述承载底板的上侧沿耐压舱舱体的水平方向相对设有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的上侧均与耐压舱舱体的下侧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侧与承载底板通过螺栓组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耐压舱舱体的右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可拆卸设有密封盖板。
优选的,所述耐压舱舱体内侧设有龙骨架,所述龙骨架与耐压舱舱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相对第二管道的一侧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二管道相对第一管道的一侧设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第四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第三法兰盘和第四法兰盘之间均通过螺栓组连接,并沿第一法兰盘的周向方向和沿第三法兰盘的周向方向均设有多组螺栓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95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