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壳类软体动物破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97209.8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2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包金芝;吕庆生;卢龙;王萍;赵巧辉;李桂林;付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9/00 | 分类号: | A22C29/00;A22C2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葛鹏飞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壳类 软体动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壳类软体动物破壳装置,包括盛装部,其具有一用于盛装带壳类软体动物模型的上开口盛装腔;挤压部,适配压合于盛装部的盛装腔中,其顶部具有一用于抓握的握持部;限位卡挡部,适配卡放于盛装部的盛装腔腔底,用于顶撑挤压部,使挤压部的下表面与盛装腔的腔底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便于对带壳类软体动物进行大通量破壳处理,一次性破碎大量的带壳类软体动物外壳;同时确保平铺在盛装腔内的带壳类软体动物在破壳过程中软体组织不受损伤,保证后续软体组织的正常提取,大大提高破壳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壳类软体动物破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带壳的软体动物模型逐渐成为生物学、医药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在科研过程中,为获取带壳类软体动物模型内部软体组织,先要去掉其外层的外壳,将软体分离出来;目前破壳的方法主要是用锤头等把外壳敲碎,然后分离软体并进行组织的提取,这种方法只能逐一的进行破壳,操作费时费力,极大的影响实验研究的工作效率;另外,不同的带壳软体动物模型其外壳的硬度大有不同,如螺类、贝类等外壳较为坚硬,而蜗牛类的外壳则较为脆弱,因此在使用锤头进行敲击破碎时力度差异较大,很难把控好敲击力度,极易导致软体动物模型损伤或死亡,影响后续软体组织的提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壳类软体动物破壳装置,该破壳装置能够一次性破壳大通量的带壳类软体动物模型,且能够避免软体动物破壳时受到挤压受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壳类软体动物破壳装置,包括:
盛装部,其具有一用于盛装带壳类软体动物模型的上开口盛装腔;
挤压部,适配压合于所述盛装部的盛装腔中,其顶部具有一用于抓握的握持部;及
限位卡挡部,适配卡放于所述盛装部的盛装腔腔底,用于顶撑所述挤压部,使挤压部的下表面与盛装腔的腔底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盛装部为上开口结构的柱状盛装桶。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部为实心挤压块,所述实心挤压块的横截面大小与所述柱状盛装桶的盛装腔横截面大小一致,所述握持部为固连于所述实心挤压块顶面中部的握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卡挡部包括与所述柱状盛装桶的盛装腔相适配的环形支撑板,在所述环形支撑板内侧固连有一对相互交叉的加固支撑板,在所述环形支撑板和所述加固支撑板的上表面均布有高度一致的顶撑柱。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及使用简便,便于对带壳类软体动物进行大通量破壳处理。通过将限位卡挡部置于盛装部的盛装腔腔底,并通过挤压部对置于盛装腔内的带壳类软体动物进行砸压,从而一次性破碎大量的带壳类软体动物外壳;同时限位卡挡部又能够限制挤压部的砸压位置,使挤压部的挤压面与盛装腔的腔底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确保平铺在盛装腔内的带壳类软体动物在破壳过程中软体组织不受损伤,保证后续软体组织的正常提取,大大提高破壳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伊美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97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