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针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04926.9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4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百赛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B23K37/04;B23K101/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优赛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1 | 代理人: | 姜芬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针定位结构,用于在将连接针焊接到电子元器件时,对连接针进行定位,所述连接针定位结构包括基体、沿所述基体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的两个支撑部以及沿所述基体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的多个定位孔,所述支撑部的底部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相接触,所述连接针的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的下端与所述电子元器件上的焊接点相接触,另一端伸出所述定位孔的上端。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连接针的焊接操作变得简便,能够提供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针定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线路板的连接针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通过将连接针焊接在各种PCB线路板等各种电子元器件上,能够起到电源和信号的传输作用。目前,为了将连接针焊接到线路板上,通常都是操作工人一手借助于夹具夹持连接针,另一手进行焊接操作,从而将连接针焊接固定到线路板上。这种焊接固定方式会存在如下问题:
1.操作难度大,由于连接针尺寸小,夹持难度高;
2.将连接针焊接到线路板上时,对于连接针相对于线路板所在平面的角度有要求,通常是要求连接针垂直焊接固定到线路板上,而手工夹持单个连接针时,难以确保连接针始终相对于线路板平面垂直,容易导致产品质量缺陷;
3.操作工人一次只能够夹持一个连接针并对其进行焊接固定操作,效率很低;
4.操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触碰到邦线,以及有其它杂物(如锡渣)掉入邦线区域。
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焊接准确且焊接效率的连接针焊接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针定位结构,能够使得连接针的焊接操作变得简单、准确并高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针定位结构,用于在将连接针焊接到电子元器件时,对所述连接针进行定位,所述连接针定位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连接针的基体、以及位于所述基体的下端的支撑部;所述基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所述连接针的定位孔,所述支撑部用于将所述基体支撑在电子元器件上,所述连接针的从所述定位孔的下端延伸出并与所述电子元器件上的焊接点相接触,另所述连接针的上端伸出所述定位孔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基体上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向上延伸的定位导柱,所述定位导柱上开有与所述定位孔连通的通孔,所述连接针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通孔中并从所述通孔的上端延伸出来;所述定位导柱与所述基体一体形成。
可选地,所述定位孔的分布位置与所述电子元器件上用于与所述连接针的下端相接触的所述焊接点的分布位置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基体一体形成。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基体并间隔设置,形成供所述连接针的下端焊接的焊接空间。
可选地,位于基体下端设有N个所述支撑部,所述N个支撑部根据所述电子元器件上用于与所述连接针的下端相接触的所述焊接点的分布位置错开或间隔设置,所述N个支撑部形成供所述连接针的下端焊接的焊接空间。
可选地,所述基体的横截面形状与待焊接的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基体上与所述电子元器件上的邦线区域的对应位置开有观察孔。
可选地,所述连接针定位结构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形成。
可选地,所述电子元器件为线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百赛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百赛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04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移动输液架的病床
- 下一篇:制动盘及轨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