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扇轮的压铸模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1294.9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27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孙健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铸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扇轮的压铸模芯结构,包括上模芯、下模芯和流道块,所述的上模芯和下模芯呈上下叠放布置,所述的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设置有模腔,所述的上模芯上端面中部设置伸入模腔的流道口,所述的上模芯上端面中部设置有流道块,流道块右侧下部设置有延伸至流道口的流道槽,所述的上模芯左部设置有插入模腔左端边缘处的镶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扇轮的压铸模芯结构。
背景技术
原本的扇轮结构由于外圈均采用弧形结构,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内部气缩孔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铝液填充时,浇口位置与扇轮周边距离过长,铝液流速不够,造成冷却过快,使得内部出现气缩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模芯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扇轮的压铸模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扇轮的压铸模芯结构,包括上模芯、下模芯和流道块,所述的上模芯和下模芯呈上下叠放布置,所述的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设置有模腔,所述的上模芯上端面中部设置伸入模腔的流道口,所述的上模芯上端面中部设置有流道块,流道块右侧下部设置有延伸至流道口的流道槽,所述的上模芯左部设置有插入模腔左端边缘处的镶件。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模腔下部设置有一圈成型槽,成型槽外圈上设置有朝上弯曲延伸的弧形环面,弧形环面上均匀设置有弧形筋槽。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镶件的上端右侧设置有凸台。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镶件的下端左部设置有斜缺口,所述的斜缺口上设置有成型块。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成型块中部设置有缺口槽。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镶件下端设置有镶块排气槽。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下模芯上端面上均匀设置有一圈围绕模腔的渣包槽,所述的渣包槽一侧设置有延伸至下模芯外侧的排气浅槽。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下模芯上端面四角处设置有定位凸台。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扇轮的压铸模芯结构,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单独的流道块,用来作为独立流道,大大方便脱模时取出流道内的料柄,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方便产品取出,通过将流道口设置在上模芯中部,使得铝液注入时能够同步朝外扩散,使得产品外圈同步成型,避免出现内部气缩孔;
(2)、通过设置镶件,方便产品成型后,进行一定挤压,排出多余空气,避免气缩孔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模芯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渣包槽的结构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镶件的结构视图。
图示:1、上模芯,2、下模芯,3、镶件,4、流道块,5、流道槽,6、渣包槽,7、定位凸台,8、排气浅槽,9、模腔,10、弧形筋槽,11、成型槽,12、斜缺口,13、镶块排气槽,14、成型块,15、缺口槽,16、凸台,17、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1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户外LED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