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臭功能的自控式组装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2989.9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3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锐;路强;郭双朝;郭笑冰;康莉;施宇红;陈瑞志;李昊;焦冉;孙博;杜春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臭 功能 自控 组装 井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臭功能的自控式组装井盖,包括集气盖、排气管、支撑圈以及电磁阀;集气盖为圆锥面结构,且集气盖的中心部位开设中心孔,其与排气管相连通;集气盖沿周向开设集水槽,且集水槽设置有向外的延展部,集水槽的底部沿周向均布多个泄水管;支撑圈为圆环状结构,且支撑圈沿污水井壁固定安装;其中,延展部沿所述支撑圈上部匹配放置;电磁阀设置在集气盖与排气管之间的通路上。在现行单层废水井盖下面增设一层防臭集气盖,实现臭气在的排放,同时在底部周边设置4个排水装置,确保雨水的及时排除,本实用新型避免在人员出行时间段排放臭味气体,减少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井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防臭功能的自控式组装井盖。
背景技术
城镇中污废水井通常沿道路或其两侧的人行道设置。经常会出现污、废水井周边因臭气逸散造成的“臭气冲天”的情况,破坏大气环境,给路过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臭功能的自控式组装井盖 ,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在人员出行时间段排放臭味气体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臭功能的自控式组装井盖 ,包括集气盖、排气管、支撑圈以及电磁阀;
所述集气盖为圆锥面结构,且所述集气盖的中心部位开设中心孔,其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所述集气盖沿周向开设集水槽,且所述集水槽设置有向外的延展部,所述集水槽的底部沿周向均布多个泄水管;
所述支撑圈为圆环状结构,且所述支撑圈沿污水井壁固定安装;其中,所述集气盖通过所述延展部支撑在所述支撑圈上;
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集气盖与所述排气管之间的通路上;
还包括U形管;
所述U形管设置在与所述中心孔连通的排气管中竖直管与水平管的弯头部位;
所述集气盖为4个夹角为90°的扇面状结构拼接而成。
进一步,还包括多个支撑腿;
所述支撑腿沿所述污水井壁均布设置,且设置在所述支撑圈下部,用于支撑所述支撑圈。
进一步,所述集气盖的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进一步,所述集气盖材质为镀锌板或者塑料板;
当所述集气盖采用的材质为镀锌板时,采用厚度为3mm;
当所述集气盖采用的材质为塑料板时,采用厚度为8mm。
进一步,所述集水槽的截面为50*50mm;以及
所述泄水管均布4个,且所述泄水管的直径为15mm。
进一步,所述支撑圈材质为钢制或者塑料;
当所述支撑圈采用的材质为钢制时,采用厚度为5mm;
当所述支撑圈采用的材质为塑料时,采用厚度为10mm。
进一步,所述支撑腿沿所述污水井壁均布设置6-8个。
进一步,所述集气盖与所述排气管通过锁母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在现行单层废水井盖下面增设一层防臭集气盖,实现臭气在的排放,同时在底部周边设置4个排水装置,确保雨水的及时排除,本实用新型避免在人员出行时间段排放臭味气体,减少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臭污水井盖总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2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实时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反冲洗的过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