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燃气自闭阀用阀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3489.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9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余涛;王思凤;祖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科智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F16K17/34;F16K27/02;F16K3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肖会 |
地址: | 61009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燃气 自闭 阀用阀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燃气自闭阀用阀芯结构,涉及燃气阀领域,包括阀体、上阀杆、下阀杆、阀芯支架、密封塞、第一永磁铁、膜片和施力件;自闭阀正常使用时,阀体内在膜片恢复变形、阀芯支架对下阀杆向下、第一永磁铁的吸引力以及施力件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当阀体内压力过高时,膜片变形增大,带动上阀杆向上移动,但下阀杆在阀芯支架的作用下与上阀杆分离,阀体内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下阀杆在重力和施力件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最实现关阀的目的;当阀体内压力降低时,膜片收到向上变形的作用力减小,膜片恢复变形的作用力大于气压的作用,下阀杆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小于向下的作用力,下阀杆向下移动,实现关阀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燃气自闭阀用阀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家庭安装燃气具时,在燃气具和燃气管道之间没有起保护作用的安全装置,当户外管道冰堵或遭到破会,燃气管道前端调压器异常或用气高峰期等因素造成燃气管道内燃气压力过低而不足以点燃燃气具时,就会因燃气的微漏而造成安全事故;当燃气管道前端调压器异常或燃气公司进行管道压力试验等因素造成燃气管道内压力过高时,亦会引发安全事故;当燃气具因长时间使用造成连接燃气具的橡胶软管老化断裂及脱落或橡胶软管因老鼠啃咬而破裂等因素造成燃气通路漏气致使管道内内气流流量异常时,亦会因燃气的泄漏而引发安全事故。综上所述,传统技术在家用管道燃气出现超压、欠压及过流漏气等情况下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管道燃气自闭阀用阀芯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管道燃气自闭阀用阀芯结构,包括:
阀体;
上阀杆;上阀杆的下端固定有上吸片;
下阀杆;下阀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限制下阀杆向上位移量的第一限位凸台;
阀芯支架;阀芯支架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阀芯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槽,下阀杆可滑动安装在导向槽内,第一限位凸台位于阀芯支架的下方;
用于控制阀体进气与否的密封塞;密封塞与下阀杆连接;
第一永磁铁;第一永磁铁固定安装在下阀杆的上端;
膜片;膜片的外环与阀体固定连接,膜片的内环与上阀杆固定连接;
施力件;施力件用于对下阀杆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开阀时,上阀杆通过第一永磁铁和上吸片带动下阀杆一同向上移动,密封塞与阀体的进气口分离,阀体内在膜片恢复变形、阀芯支架对下阀杆向下、第一永磁铁的吸引力以及施力件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当阀体内压力过高时,膜片变形增大,带动上阀杆向上移动,但下阀杆在阀芯支架的作用下与上阀杆分离,阀体内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下阀杆在重力和施力件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最终使密封塞与进气口挤压接触实现关阀的目的;当阀体内压力降低时,膜片收到向上变形的作用力减小,膜片恢复变形的作用力大于气压的作用,下阀杆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小于向下的作用力,下阀杆向下移动,最终使密封塞与进气口挤压接触实现关阀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燃气自闭阀用阀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燃气自闭阀用阀芯结构中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燃气自闭阀用阀芯结构中下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燃气自闭阀用阀芯结构中阀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燃气自闭阀用阀芯结构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科智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中科智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3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排气管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缸盖气门组件的压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