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孔隙率渗水试验加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4203.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9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严永夫;李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理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00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孔隙率 渗水 试验 加压 装置 | ||
一种混凝土孔隙率渗水试验加压装置,它包括试样筒、支撑台、加压盖,通过支撑台位于试样筒底部与其配合,加压盖的引导柱与试样筒的引导孔配合,活塞与试样筒内壁滑动配合,加压水管与试样筒连通,通过活塞向下运动与试样筒内壁滑动时,加压水管充水加压,对支撑台上的试样进行充水加压。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混凝土试样孔隙致密渗水周期较长,无法在短时间内渗透整体,耗时较长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在气压及压力水双重作用下对试样进行孔隙率渗水试验,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试验数据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材料试样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孔隙率渗水试验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采用的配方不同,其致密性也不尽相同,其孔隙大小及孔隙分布也相差较大,相应地吸水率皆有差别,为了判断这种差别,通常采用孔隙率渗水试验进行横梁,孔隙率越大,则吸水性能越好,渗入混凝土内部的水越多。试验时,将试样放入盛好水的容器中,再等待一定时间取出,分别对试验和水进行称重,之后将数值导入计算式得出孔隙率。此种试验方法,针对致密孔,且孔隙非常小的试样,水无法在短时间内渗透整体,所需时间较长,影响试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孔隙率渗水试验加压装置,结构简单,采用支撑台位于试样筒底部与其配合,加压盖的引导柱与试样筒的引导孔配合,活塞与试样筒内壁滑动配合,加压水管与试样筒连通,活塞向下运动与试样筒内壁滑动时,加压水管充水加压,对支撑台上的试样进行充水加压,在气压及压力水双重作用下对试样进行孔隙率渗水试验,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试验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孔隙率渗水试验加压装置,它包括试样筒、支撑台、加压盖;所述支撑台位于试样筒底部与其配合,加压盖四周的引导柱与试样筒筒壁上的引导孔插接,加压盖下侧的活塞与试样筒内壁滑动配合,加压水管与试样筒连通。
所述试样筒为上侧开口的圆形筒体,位于底部中心设置进水孔,加压水管与进水孔连通,位于上侧开口的筒壁设置多个竖直的引导孔。
所述支撑台包括与上板和下板之间连接的弹簧,上板和下板与试样筒的筒壁滑动配合。
所述上板上设置呈放射状贯穿的多个射流孔;下板中心设置通水孔与试样筒底部的进水孔连通。
所述加压盖的上侧设置连接轴,下侧设置活塞,位于活塞分布多个与加压盖连接的引导柱。
一种混凝土孔隙率渗水试验加压装置,它包括试样筒、支撑台、加压盖;支撑台位于试样筒底部与其配合,加压盖四周的引导柱与试样筒筒壁上的引导孔插接,加压盖下侧的活塞与试样筒内壁滑动配合,加压水管与试样筒连通。结构简单,通过支撑台位于试样筒底部与其配合,加压盖的引导柱与试样筒的引导孔配合,活塞与试样筒内壁滑动配合,加压水管与试样筒连通,通过活塞向下运动与试样筒内壁滑动时,加压水管充水加压,对支撑台上的试样进行充水加压,在气压及压力水双重作用下对试样进行孔隙率渗水试验,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试验数据。
在优选的方案中,试样筒为上侧开口的圆形筒体,位于底部中心设置进水孔,加压水管与进水孔连通,位于上侧开口的筒壁设置多个竖直的引导孔。结构简单,安装时,加压水管与水加压设备连接,在试验时水加压设备开启,向加压水管内注入加压水,加压水沿进水孔进入试样筒内;在加压盖向下运动时,引导孔与引导柱配合,引导加压盖竖直下降,使活塞精准与试样筒配合。
在优选的方案中,支撑台包括与上板和下板之间连接的弹簧,上板和下板与试样筒的筒壁滑动配合。结构简单,试验前,加压盖脱离与试样筒的配合,待试样放入试样筒内的支撑台上后,再向试样筒内注入水,之后加压盖与试样筒配合。
在优选的方案中,上板上设置呈放射状贯穿的多个射流孔;下板中心设置通水孔与试样筒底部的进水孔连通。结构简单,使用时,试验水位漫过试样上侧面,低于试样筒深度的三分之二,当压力水从进水孔穿过下板的通水孔后冲击上板,使水流从上板上的射流孔射出冲击试样,与此同时,活塞与试样筒内壁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理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理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42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菜种植用育苗箱
- 下一篇:一种管道加工用固定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