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7643.8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4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魏星光;郭守君;钱超恒;麻丽峰;谢颂京;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淼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4 | 分类号: | B01D6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刘鑫 |
地址: | 21561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纤维 帘式膜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的上产水管、中产水管和下产水管、上端通过第一膜盒连通在上产水管中的上膜丝束、下端通过第二膜盒连通在下产水管中的下膜丝束;上膜丝束的下端和下膜丝束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三膜盒和第四膜盒连通在中产水管中。本实用新型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在保证膜丝有效长度的基础下,减小了产水管的数量,同时保证了帘式膜组件的过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
背景技术
在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中,膜丝的有效长度一般在两米内,这是因为超过两米的膜丝其产水能力也无法再提高,而产水口则设置在膜帘的两端。
现有技术中,当膜池较深时,通过采用上下双层膜帘的设计来匹配膜池深度。这种结构具有以下缺点:
首先,上下双层膜帘均需要连接上下产水管,即双层膜帘一共具有四条产水管,上层膜帘的下产水管和下层膜帘的上产水管距离较近,相近位置重复采用产水管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其次,由于安装需要,上层膜帘的下产水管和下层膜帘安装支架顶端之间、下层膜帘的上产水管和上层膜帘安装支架底端之间均需要留空,这就导致安装完成后,上层膜帘的下产水管和下层膜帘的上产水管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造成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沿上下方向没有密布膜丝,过滤效果相对较差;
最后,由于双层结构需要安装四条产水管,导致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在保证膜丝有效长度的基础下,减小了产水管的数量,同时保证了帘式膜组件的过滤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的上产水管、中产水管和下产水管、上端通过第一膜盒连通在所述上产水管中的上膜丝束、下端通过第二膜盒连通在所述下产水管中的下膜丝束;
所述上膜丝束的下端和所述下膜丝束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三膜盒和第四膜盒连通在所述中产水管中。
优选地,所述上产水管、所述中产水管和所述下产水管相互平行,所述上膜丝束和所述下膜丝束均有多束,分别沿所述上产水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优选地,所述上膜丝束的上下两端分别浇铸于所述第一膜盒和所述第三膜盒中,所述下膜丝束的上下两端分别浇铸于所述第四膜盒和所述第二膜盒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膜盒胶粘于所述上产水管的下侧部中,所述第三膜盒胶粘于所述中产水管的上侧部中;所述第四膜盒胶粘于所述中产水管的下侧部中,所述第二膜盒胶粘于所述下产水管的上侧部中。
优选地,所述上膜丝束和所述下膜丝束分别包括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所述上过滤层由PVDF、PTFE、PVC、PES或PP中的一种材料制成;所述下过滤层由PVDF、PTFE、PVC、PES或PP中的一种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上膜丝束和所述下膜丝束分别为均质型或非均质增强型,所述上膜丝束的内径d1在0.4-2.0mm之间,外径D1在0.6-3.0mm之间;所述下膜丝束的内径d2在0.4-2.0mm之间,外径D2在0.6-3.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的长度L在1500-4500mm之间;所述上膜丝束的长度L1在700-2200mm之间,所述下膜丝束的长度L2在700-2200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淼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淼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7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