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出渣压气沉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8284.8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5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谭昊;罗晓青;张雷刚;杨凡;康增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岩智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3/08;E02D15/02;E02D23/04;E02D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压气 沉井 结构 | ||
沉井技术广泛应用于隧道工作井、蓄水井和桥梁锚碇和基础工程,现有压气沉井技术中,气室中挖掘出的渣土在运送出气室时需要进行一次变气压操作,因此实用新型了一种湿法出渣压气沉井结构,包括出渣管道、泥浆净化装置和注浆管;出渣管道通过隔板上的工作孔将沉井结构与气室结构相连通,出渣管道底部没入气室结构水位以下,内部充水并安装有出渣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湿法出渣实现压气沉井的连续出渣,且出渣过程也不会影响气室内的气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法出渣压气沉井结构,应用于土木工程中地下结构及基础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沉井技术广泛应用于隧道工作井、蓄水井和桥梁锚碇和基础工程,沉井技术中有一种为压气沉井,现有压气沉井技术中,气室中挖掘出的渣土在运送出气室时需要进行一次变气压操作,然而渣土的运输又相对频繁,排渣吊桶需要频繁出入气室,这对气室的密封和气压安全都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湿法出渣压气沉井结构,通过在气室的隔板上增加排渣通道,通过渣土通道内的泥浆运输渣土,同时泥浆也能够密封气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湿法出渣压气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壁结构、隔板、出渣管道、泥浆净化装置和注浆管;井壁结构由隔板分隔为上部的沉井结构和下部的气室结构,隔板上有工作孔,出渣管道通过隔板上的工作孔将沉井结构与气室结构相连通,出渣管道底部没入气室结构水位以下,内部充水并安装有出渣装置;泥浆净化装置位于沉井结构外部,与出渣装置相连,能够将出渣装置排出的泥浆净化;注浆管穿过隔板,分布于出渣管道四周,上部与净化装置相连,能够将净化后的泥浆注入气室;气室结构内有挖掘设备,能够将沉井底部岩土堆集至出渣管道周边,出渣管道底部和周边的岩土能够通过注浆管和出渣管道组成的液体循环排出气室结构。
进一步的,出渣装置为搅拌吸泥器;出渣管道底部安装有吸泥器支架和定位块,搅拌吸泥器通过吸泥器支架和定位块固定,搅拌吸泥器能够破碎出渣管道底部的土体,并将挖掘设备堆集在出渣管道周边的岩土排出。
进一步的,出渣管道有一个或多个,位于沉井中央。
进一步的,出渣装置包括搅拌钻机、钻杆和搅拌钻头;搅拌钻机安装在出渣管道上方,钻杆位于出渣管道内部,搅拌钻头位于出渣管道底部。
进一步的,出渣管道内有抓斗,能够抓取出渣管道底部的岩土。
进一步的,挖掘设备悬吊在隔板底部,能够在沉井下沿隔板移动。
进一步的,挖掘设备悬挂在气室结构四周的井壁结构上,能够沿井壁结构圆周移动。
进一步的,沉井结构中能够充填水或混凝土块配重,用于增加沉井的重量。
进一步的,出渣管道内能够放置混凝土输送管道,能够在沉井结构下沉到设计位置后向气室内浇筑混凝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搅拌吸泥器安装示意图。
图中:1-出渣管道;2-出渣装置;3-隔板;4-井壁结构;5-挖掘设备;6-注浆管;7-泥浆净化装置;8-气室结构水位;9-吸泥器支架;10-定位块;11-吸泥破碎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岩智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岩智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82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