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胶圈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19012.X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9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芳;李世鹏;许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谭镇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圈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束胶圈和车辆,所述线束胶圈包括胶圈本体,所述胶圈本体上设有多个过线通道,一个所述过线通道用于穿设一根线束;所述过线通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胶圈本体,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胶圈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胶圈本体上设有多个过线引孔,一个所述过线通道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过线引孔连通;所述过线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胶圈本体远离所述过线通道的表面之间呈预设夹角。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束胶圈,可以避免线束缠绕的现象,而且还便于线束的走向布置,提高线束的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胶圈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线束通常需要从车辆外部延伸至车辆内部,以完成对车辆的布线设置。
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车辆底盘上开设安装孔,并在安装孔处安装线束胶圈,线束胶圈的两侧分别朝向车辆内部和车辆外部。线束胶圈上一般设有一个穿设孔,线束可以从车辆内部穿过所述穿设孔到达车辆外部。然而,车辆通常需要布置较多的线束,且多根线束的装配位置也不同,这样,多根线束同时穿设于一个穿设孔,容易缠绕在一起,不便于对线束的装配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线束胶圈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束装配过程中因相互缠绕而影响装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线束胶圈,所述线束胶圈包括胶圈本体,所述胶圈本体上设有多个过线通道,一个所述过线通道用于穿设一根线束;
所述过线通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胶圈本体,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胶圈本体的方向延伸;
所述胶圈本体上设有多个过线引孔,一个所述过线通道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过线引孔连通;
所述过线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胶圈本体远离所述过线通道的表面之间呈预设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胶圈本体的周向设有端面连接板,且所述胶圈本体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端面连接板;
所述端面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设紧固件。
进一步的,所述端面连接板包括相互背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所述第一侧靠近所述过线通道;
所述端面连接板靠近所述胶圈本体的位置处设有多个环形的凸起结构,多个所述凸起结构间隔设置,且所述凸起结构凸出于所述端面连接板的第二侧。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胶圈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覆于所述端面连接板的第一侧;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胶圈本体和所述端面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卡槽;
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一穿设孔和第一翻边结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穿设孔的孔壁,所述第一穿设孔套设于所述胶圈本体外,所述第一翻边结构扣合在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边缘设有第二翻边结构,所述第二翻边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第一翻边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二翻边结构连接于所述端面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胶圈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所述多个过线引孔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过线通道依次贯穿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内设有隔音舱,所述多个过线引孔设于所述隔音舱;所述过线通道贯穿于所述隔音舱。
进一步的,所述胶圈本体和所述端面连接板注塑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束胶圈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190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酸碱度检测电路
- 下一篇: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臀部运动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