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甜瓜种间杂种组培苗驯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26493.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8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钱春桃;郑莉娜;孙亚亭;孙博文;黄耀;程春燕;娄群峰;李季;王瑜晖;陈劲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甜瓜 间杂 种组培苗 驯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甜瓜种间杂种组培苗驯化装置,包括保湿透光罩、营养液杯体和基质容器,所述保湿透光罩的底部开口,所述营养液杯体的顶部开口,所述基质容器为敞口容器,所述基质容器的上部外周设有支撑凸缘,所述支撑凸缘支撑于所述营养液杯体的开口,所述基质容器部分设置于所述营养液杯体之内,所述基质容器的敞口设有向内缩径的调节环,所述调节环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基质容器的底部设有由所述基质容器内部向下延伸的虹吸条,所述保湿透光罩的底部开口与所述调节环的内沿卡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可控性较强,结构轻巧,操作简单,适用于数量稀少、长势弱、较难存活的种间杂种组培苗的驯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幼苗驯化装置,特别是一种甜瓜种间杂种组培苗驯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甜瓜属于葫芦科(Cucurbiteace Juss)黄瓜属(Cucumis)中的甜瓜种(Cucumismelo.L.),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甜瓜的品质要求更高。遗传变异是品种改良的基础,然而在育种实践中表明,种内变异有时候并不能提供栽培品种所急需的抗病性或抗逆性。种间杂交是发掘利用野生种质资源的优良基因,有可能实现优势互补,是甜瓜作物遗传和品种改良的一个重要途径。甜瓜属植物的种间杂交难度很大,目前仅有我国的陈劲枫教授团队采用胚拯救和染色体加倍恢复育性技术,成功地进行了普通栽培黄瓜(2n=14)和同属野生种酸黄瓜C.hystrix(2n=24)的种间杂交,获得了珍贵种间杂种资源。
然而,种间杂交组培苗因双亲遗传物质的不协调,分化不够完善,易出现黄化、瘦小的现象,所以幼嫩的组培苗植株脆弱,光合能力弱,适应性差。若将组培苗用常规驯化移栽的方式栽至田间,则幼苗存活率极低。现在科研常见的组培苗移栽驯化技术,是将组培苗移栽到人为环境控制的玻璃温室中,适用于较多群体,用于数量稀少的种间杂种材料来就比较浪费。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种间杂种组培苗驯化问题,就不能获得种间杂种新种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甜瓜种间杂种组培苗驯化装置,以解决数量稀少的种间杂种组培苗驯化移栽操作复杂、成活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甜瓜种间杂种组培苗驯化装置,包括保湿透光罩、营养液杯体和基质容器,所述保湿透光罩的底部开口,所述营养液杯体的顶部开口,所述基质容器为敞口容器,所述基质容器的上部外周设有支撑凸缘,所述支撑凸缘支撑于所述营养液杯体的开口,所述基质容器部分设置于所述营养液杯体之内,所述基质容器的敞口设有向内缩径的调节环,所述调节环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基质容器的底部设有由所述基质容器内部向下延伸的虹吸条,所述保湿透光罩的底部开口与所述调节环的内沿插接。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调节基质的湿度以及组培苗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所述调节环的通孔设有开闭机构,所述开闭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通孔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开闭机构包括叠至于所述调节环之上的转环,所述转环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转环套设于所述保湿透光罩外。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组装保湿透光罩,所述调节环的内沿设有向上的环形凸沿,所述保湿透光罩的底部开口插接于所述环形凸沿内,所述转环套设于所述环形凸沿外。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直径为4~5mm。
进一步地,所述保湿透光罩的高度为12~15cm。
进一步地,所述营养液杯体的直径为12~15cm,所述保湿透光罩的直径为8~10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26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