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电加热炉线圈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28427.3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2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斌;成友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诺天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06 | 分类号: | F27D11/06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张君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加热炉 线圈 支撑 装置 | ||
一种卧式电加热炉线圈支撑装置,包括左支撑座以及右支撑座,所述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尾端和炉膛内壁固定连接,顶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且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的顶端在水平方向上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卧式电加热炉线圈支撑装置分为左支撑座以及右支撑座,左右支撑座的顶端留出间隙,由于间隙存在使得电磁感应线路被断开无法形成感应电流,防止支撑装置和内胆接触部分因感应电流导致温升而发生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电加热炉线圈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工业加工和制造领域,由于加工效率高、器件受热均匀而广受欢迎。现在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分为立式和卧式,其中卧式电磁感应加热设备是在一个卧式的金属筒内设置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在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内设置内胆,并通过将内胆的两头封闭起来形成一个电磁加热腔体,将带加热物品放入封闭的内胆内,通过电磁感应线圈对内胆内的物品进行加热。由于内胆在炉膛内需处于中央位置,所以卧式电加热炉的内胆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支撑固定,电加热炉在工作过程中温度极高并且线圈与支撑装置之间需要保证绝缘防止感应电流产生高温。
申请号为“201811522505.9”名称为“一种卧式电加热炉的炉膛支撑方法及支撑装置”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卧式电加热炉的炉膛支撑方法及支撑装置,为卧式电加热设备炉膛内发热体或坩埚的支撑方法和装置,将卧式电加热设备炉膛内发热体或坩埚通过多材料组合的多节支撑棒支撑,避免发热体或坩埚在加热发热过程中,因为保温层的变软而产生下垂。但在本专利公开的内容中,并未针对支撑装置因内胆与支撑装置间的感应电流产生温升问题进行改进。因此在本领域中提出一种能防止感应电流产生温升的卧式电加热炉线圈支撑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出一种卧式电加热炉线圈支撑装置,包括左支撑座以及右支撑座,所述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尾端和炉膛内壁固定连接,顶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且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的顶端在水平方向上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均系由竖直支撑板和水平支撑板连接形成的T型支撑座,左支撑座的水平支撑板一和右支撑座的水平支撑板二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者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间隙;左支撑座的竖直支撑板一和右支撑座的竖直支撑板二的尾端和炉膛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支撑板一和水平支撑板二上表面还固定连接绝缘板。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支撑板一和竖直支撑板二的之间还固定连接绝缘垫。
进一步地,在竖直支撑板一侧面、沿炉膛轴线延申方向的首尾两端均固定连接横板,所述横板一端和支撑板一侧面连接,另一端与炉膛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在炉膛内壁沿炉膛轴线方向分布N组,每组支撑装置的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的顶端间隔有间隙,N组支撑装置以炉膛轴线镜像对称后形成对线圈支撑的支撑单元,其中N≥2且为整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卧式电加热炉线圈支撑装置分为左支撑座以及右支撑座,左右支撑座的顶端留出间隙,由于间隙存在使得电磁感应线路被断开无法形成感应电流,防止支撑装置和内胆接触部分因感应电流导致温升而发生变形。
2、支撑装置在炉膛内部分布多组,并且每组之间相互留有间隙,进一步防止了感应电流发生;而多组隔断的支撑单元使得每组支撑装置的长度减少,不会因为机械加工部件产生的误差形变导致为了切断感应回路的间隙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炉膛正面视图;
图2:支撑装置放大图;
图3:支撑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诺天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诺天电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28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簧式转动手拉葫芦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气密性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