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身份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31124.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7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杜;陈万里;胡典禄;唐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宜视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7 | 分类号: | G09F9/37;G09G3/20;G09G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身份 识别 装置 | ||
1.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不安装电池;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壳体(01)和安装在所述壳体(01)内部的双稳态显示屏,所述壳体(01)至少一个面能够可视所述双稳态显示屏;
所述双稳态显示屏包括显示组件(101)、至少一个与所述显示组件(101)耦合的物理接口(102)、第一接收电路(103)和第二接收电路(104);
所述显示组件(101)包括至少一个驱动IC(1011);
所述物理接口(102)包括:主体和一个烧录设备物理对接的一个物理连接部(1021)和至少一个电连接部;
所述电连接部耦合到所述主体并从所述主体向外延伸,所述电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部(1022A)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部(1022B);
所述第一接收电路(103)一端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部(1022A),另一端耦合到所述驱动IC(1011),所述第一接收电路(103)被配置为响应与所述烧录设备的对接事件,所述响应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022A)接收所连接的烧录设备提供的电源信号;
所述第二接收电路(104)一端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部(1022B),另一端耦合到所述驱动IC(1011),所述第二接收电路(104)被配置为响应与所述烧录设备的对接事件,所述响应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电连接部(1022B)接收所连接的烧录设备发送的显示信号;
所述驱动IC(1011)根据所述显示信号和所述电源信号驱动所述显示组件(101)进行显示;
所述壳体(01)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的固定件(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NFC线圈(03);
所述NFC线圈(03)通过电磁感应接收烧录设备发送的身份识别信息;
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与所述双稳态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NFC线圈(03)设置在所述壳体(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NFC线圈(03)黏贴在所述壳体(01)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NFC线圈(03)与所述双稳态显示屏黏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NFC线圈(03)黏贴在所述壳体(01)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接口(102)包括USB-A、USB-B、Micro USB、Type-C、Lightning、HDMI和串口的公头和/或母头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排针和/或排针座。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部包括用于SPI接口、I2C接口、TTL接口、RS232、RS485、UART和I80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连接部(1021)的截面相对竖直轴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连接部(1021)的截面相对水平轴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宜视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宜视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311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性好的双出风口风机
- 下一篇:一种马鞍式压力表隔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