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测相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32061.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7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鸿颖涛;杨秋玲;王杰;赵永康;刘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睿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47;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测 相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测相机,涉及摄影器材技术领域,一种航测相机,包括相机模块以及相机模块内为矩形的图像传感器,穿过相机主光轴且平行于图像传感器短边的平面为A面,穿过相机主光轴且平行于图像传感器长边的平面为B面,所述相机模块为若干个,若干所述相机模块的A面平行或重合,若干所述相机模块的B面均互不平行。采用本方案,能通过改进目前环形航线挂载的航摄仪,使得在复杂地物场景中也可以保证数据采集效果;并将目前的单相机换为多相机,且将多相机合理排布,使其更有利于数据采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测相机。
背景技术
利用环形航线进行数据采集是目前倾斜摄影领域新兴的一种数据采集方式,该方式目前基本都是采用的单个相机挂载在云台上进行数据采集,单个相机的视场范围有限,在简单或低矮的地物场景能够保证数据采集效果,但在复杂、建筑密度高,建筑高度高等场景就较难完整地采集数据。
现有技术中,对于环形航线:
1、航高计算:
其中GSD表示地面分辨率,h表示航高,p表示像元大小,f表示焦距,θ表示拍摄模块的主光轴与竖直面的夹角。
P像元大小与f焦距为已知参数,分辨率GSD为任务要求参数,由作业人员设定,由以上参数可以算得航高h。
2.环形半径计算
其中,相机的主光轴与竖直面的夹角为θ,则环形航线半径
R=h*tanθ
一般相机倾角为45°,则环形航线半径等于航高。
3.环的拍照数量:
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环绕重叠率Pz及航摄仪中相机的视场角γ来计算出针对一个环形区域的拍照点数量,具体可以根据关系式得到拍照点数量n;该数字也可以由用户根据测区的房屋密集程度设置,房屋密集程度越高,则采集点数设置的数字越大。
4.环的圆心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L1为航向距离,L2为旁向距离,用户可手动设置环的航向重叠率Px和旁向重叠率Py,其中航向距离L1=R*(1-Px),旁向距离L2=R*(1-Py),设置好第一个圆心位置即可算得所有圆心的位置。
5.以测区某边与环形航线圆心相交开始划分航线:
如图2所示,302即是环形航线中的一个拍照点,该点为整体24个拍照点中的其中一个,24个点均在环形航线中;其中301为环形航线,302为拍照点,303为地面,304为其中一个采集点的地面投影范围,如图3所示,图3为传统环形航线中一个拍摄点相机的视场范围侧视图,其中41为该拍照点的相机视场侧视图,5为高层建筑,由图3可知,即使相机环绕建筑拍摄一圈,也不能完整的采集到建筑的高层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航测相机,采用本方案,能通过改进目前环形航线挂载的航摄仪,使得在复杂地物场景中也可以保证数据采集效果;并将目前的单相机换为多相机,且将多相机合理排布,使其更有利于数据采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航测相机,包括相机模块以及相机模块内为矩形的图像传感器,相机主光轴所在的平面中平行于图像传感器短边的平面为A面,相机主光轴所在的平面中平行于图像传感器长边的平面为B面,所述相机模块为若干个,若干所述相机模块的A面平行或重合,若干所述相机模块的B面均互不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睿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睿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320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水冷和风冷散热的高强度电脑机箱
- 下一篇:一种近眼显示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