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40085.7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8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何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欢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心血管 内科 护理 翻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内部设置有具有调节功能的调节组件,且床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支腿,所述固定安装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具有移动功能的自锁脚轮;固定连接杆,其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支腿的内侧,所述固定安装支腿的外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杆;缓冲件,其固定安装在防护杆的上端内侧,所述缓冲件的内侧设置有具有防护功能的橡胶保护垫,所述调节杆和第一活动块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活动块在床体上构成滑动结构。该多功能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翻身调节,操作简单,有利于进行移动,保护患者避免受伤,且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血管内科护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血管内科使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能够帮助患者脱离危险,达到康复的效果,但现有的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一种多功能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2118470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心血管内科护理监视装置,包括调衡机构、护理监视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调衡机构右侧一端焊接有护理监视机构,所述护理监视机构右端一侧设有移动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心血管内科护理监视装置存在功能单一,无法减轻心血管病患者引流时的痛苦,护工无法简单操作心血管内科护理监视装置,全面了解心血管病患者的病情,及时向医生专家反应病人病情,心血管病患者在更换病房时,现有的心血管内科护理监视装置不易于搬运,往往影响到病人的病情的问题。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翻身调节,操作复杂,不便于移动,且实用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翻身调节,操作复杂,不便于移动,且实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心血管内科护理翻身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内部设置有具有调节功能的调节组件,且床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支腿,所述固定安装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具有移动功能的自锁脚轮;
固定连接杆,其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支腿的内侧,所述固定安装支腿的外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杆;
缓冲件,其固定安装在防护杆的上端内侧,所述缓冲件的内侧设置有具有防护功能的橡胶保护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床体在自锁脚轮的作用下进行移动,有利于在防护杆的作用下增强防护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有调节杆、活动把手、第一活动块、第一连接杆、第二活动块、床板和固定安装限位杆;
调节杆,其固定安装在床体的内部;
活动把手,其设置有调节杆的外端;
第一活动块,其设置在调节杆的中端外部;
第一连接杆,其设置在第一活动块的上端;
第二活动块,其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上端;
床板,其设置在床体的内部中端;
固定安装限位杆,其设置在床板的内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进行翻身调节,帮助患者进行调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和第一活动块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活动块在床体上构成滑动结构,并且第一活动块关于床体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欢,未经何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40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