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端子、电能表及电能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42133.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7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魏章波;林国庆;王锡赞;洪少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G01R11/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袁翊朦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端子 电能表 组件 | ||
1.一种接线端子,包括
壳体(1),具有容纳腔、与容纳腔连通的上开口(11)、与容纳腔连通的插口(12)、与容纳腔连通用于外接导线插入的接线口(14);
金属件(2),设置在壳体(1)内,该金属件(2)具有上下贯通的通道(21)、设置在金属件(2)的侧壁且与通道(21)相连通的螺纹孔(22);
接触件(3),设置在壳体(1)内,该接触件(3)的一侧外露于壳体(1)的上开口(11),该接触件(3)的另一侧插入金属件(2)的通道(21)内;
锁紧螺钉(4),其前端外露于壳体(1)的插口(12),其后端(301)与金属件(2)的螺纹孔(22)螺纹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口(12)位于壳体(1)的前侧,对应地,所述金属件(2)的螺纹孔(22)设置在金属件(2)的前侧壁且与金属件(2)的通道(21)前后连通;
所述接线口(14)位于壳体(1)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3)、金属件(2)、锁紧螺钉(4)的数量均相同,且均具有至少两个;
所有接触件(3)在前后方向间隔排列;
所有金属件(2)在左右方向间隔排列;
所有锁紧螺钉(4)在左右方向间隔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处于最前侧的所述接触件(3)为第一接触件(3a),所有接触件(3)均包括相连的上半部分(31)和下半部分(32),所述上半部分(31)包括左右延伸的中间段(311)、与中间段(311)的左侧相连且向上延伸的左弹性臂(312)、与中间段(311)的右侧相连且向上延伸的右弹性臂(313),所述左弹性臂(312)和右弹性臂(313)相对设置并且用于将外界的插针(202a)夹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件(3)的下半部分为上下延伸且与上半部分(31)相连的下延伸部(321),该下延伸部(321)用于插入金属件(2)的通道(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延伸部(321)与上半部分(31)的中间段(31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处于非最前侧的接触件(3)为第二接触件(3b),第二接触件(3b)的下半部分(32)包括与上半部分(31)相连的横向部(322)、与横向部(322)相连且向下延伸的竖向部(323),该竖向部(323)用于插入金属件(2)的通道(21)内;
所述壳体(1)具有彼此左右相连的左半壳体(1a)和右半壳体(1b),右半壳体(1b)分为隔离的上壳体(1c)和下壳体(1d),左半壳体(1a)和下壳体(1d)之间具有左右连通的连通槽(1e),左半壳体(1a)和右半壳体(1b)的个数之和与所有接触件(3)的个数相等;
所述第一接触件(3a)设置在上壳体(1c)中;
所述第二接触件(3b)的上半部分(31)位于下壳体(1d)中,第二接触件(3b)的横向部(322)穿过连通槽(1e),第二接触件(3b)的竖向部(323)位于左半壳体(1a)中。
7.一种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表包括表体(201)、设置在表体(201)内的电路板、分别与电路板和接线端子(100)电连接的导电件(202),该导电件(202)与接线端子(100)的接触件(3)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202)具有插针(202a),所述插针(202a)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插针(202a)的数量与接触件(3)的数量对应,所有插针(202a)前后间隔设置在电能表(20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421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