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吸盘式真空吸具气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43445.9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6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张连新;石英托;刘延龙;殷俊;庞培川;陈东生;贾玉辉;唐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B41/06 | 分类号: | F04B41/06;F04B41/02;F04B37/14;F04B39/10;F04B49/00;F04B49/22;F04B49/06;F04B49/02;B25J1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鹏程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盘 真空 吸具气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制造与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吸盘式真空吸具气路装置及漏气切换方法,包括主真空泵、副真空泵、主副切换电磁阀,以及各吸盘配套设置的吸盘电磁阀;主副切换电磁阀为三位五通中位加压式电磁阀,吸盘电磁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主真空泵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1连接,各吸盘电磁阀气口2封闭,各吸盘电磁阀气口4与其配套吸盘连接;副真空泵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3连接,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4和各吸盘电磁阀气口1连接,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2和各吸盘电磁阀气口5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多吸盘式真空吸具中有吸盘漏气时,将漏气的吸盘与主气路进行阻隔,目的在于不影响其他吸盘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制造与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吸盘式真空吸具气路装置及漏气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制造与装配领域中,真空吸具因具有结构简单、对工件适应性灵活、自动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件的吸取、转运、装夹固定等工艺过程。多吸盘式真空吸具能够增大接触面积、提供更大承载以及改善工件被吸取时的受力状态,因而常常被用于大重量、大接触面弱刚性等特征工件的吸取。
目前的多吸盘式真空吸具,各吸盘配套设置止回阀,通过止回阀控制未与工件接触的吸盘气路止回,以达到不影响其他吸盘正常工作的目的。但这种方式面对吸盘泄漏或失效等工况时,压差不足导致止回阀无法止回,无法及时将非工作吸盘气路与主气路相阻隔,可能影响其他吸盘的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整个吸具装置吸取工件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多吸盘式真空吸具中有吸盘漏气时,将漏气的吸盘与主气路进行阻隔,目的在于不影响其他吸盘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吸盘式真空吸具气路装置,包括主真空泵、副真空泵、主副切换电磁阀,以及各吸盘配套设置的吸盘电磁阀;主副切换电磁阀为三位五通中位加压式电磁阀,吸盘电磁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主真空泵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1连接,各吸盘电磁阀气口2封闭,各吸盘电磁阀气口4与其配套吸盘连接。
副真空泵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3连接,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4和各吸盘电磁阀气口1连接,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2和各吸盘电磁阀气口5连接;工作状态上电时,主副切换电磁阀由中位切换至左位,主路电磁阀由右位切换至左位,各吸盘均正常时,各吸盘电磁阀均位于右位,由主气路提供真空气源;当有吸盘漏气时,漏气吸盘的吸盘电磁阀由右位切换至左位,由主气路切换至副气路,不影响其他吸盘的正常工作。
或者,副真空泵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5连接,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4和各吸盘电磁阀气口5连接,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2和各吸盘电磁阀气口1连接;工作状态上电时,主副切换电磁阀由中位切换至右位,主路电磁阀由右位切换至左位,各吸盘均正常时,各吸盘电磁阀均位于右位,由主气路提供真空气源;当有吸盘漏气时,漏气吸盘的配套电磁阀由右位切换至左位,由主气路切换至副气路,不影响其他吸盘的正常工作。
一种多吸盘式真空吸具漏气切换方法,基于上述的多吸盘式真空吸具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状态下,上电时,
副真空泵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3连接情况下,主副切换电磁阀由中位切换至左位,主路电磁阀由右位切换至左位,各吸盘均正常时,各吸盘电磁阀均位于右位;当有吸盘漏气时,漏气吸盘的吸盘电磁阀由右位切换至左位;
副真空泵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5连接情况下,主副切换电磁阀由中位切换至右位,主路电磁阀由右位切换至左位,各吸盘均正常时,各吸盘电磁阀均位于右位;当有吸盘漏气时,漏气吸盘的配套电磁阀由右位切换至左位。
进一步地,还包括负压罐,主真空泵与负压罐连接,负压罐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1连接,且主真空泵与负压罐之间设有只允许气体由负压罐向主真空泵流通的单向阀,为主气路提供稳定的真空气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434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灯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材料无损检测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