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44847.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6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李航;唐涛;钟海斌;廖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50/28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曹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温度采集装置与柔性线路板,所述电芯组表面设有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温度采集装置,所述隔离板上设有凹槽与第一通孔,所述柔性线路板置于所述凹槽内且连接所述温度采集装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嵌入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电芯组表面相抵;通过在所述隔离板上设置第一通孔并将所述温度采集装置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这样能提高温度采集装置检测温度的准确性,同时由于不再使用导热胶粘接柔性电路板,避免了电池模组在发生膨胀时拉断柔性电路板的情况,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电动汽车越来越广泛。动力电池包内部电池模组的电压和温度的采集也开始使用柔性线路板采集电压和温度,与线束相比,简化了模组内部的线束走向,而且增加了对采集线束的短路保护。
相关及技术中,大多数的柔性线路板上的温度传感器是通过导热胶固定在镍片上,采集镍片的温度以反映电芯组的温度,此种方法首先存在一定的误差,其次,在电池模组工作时,由于自身发热膨胀,可能拉扯导热胶固定的部分,导致其断裂损坏,降低了于电池模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温度采集不准,且柔性电路板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温度采集装置、柔性电路板与电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表面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设有凹槽与第一通孔,所述柔性线路板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温度采集装置连接,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嵌入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电芯自表面抵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的槽壁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将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包括补强板与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补强板内并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所述补强板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卡扣相互抵持。
作为优选,所述补强板为环形补强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环形补强板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补强板的横截面为回字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补强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补强板内设置有保护胶,所述保护胶包覆所述温度传感器,对所述温度传感器进行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度传感器为NTC。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隔离板的前端、中部与尾端。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板上还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电芯组的极柱分别嵌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温度采集装置与柔性线路板,所述电芯组表面设有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温度采集装置,所述隔离板上设有凹槽与第一通孔,所述柔性线路板置于所述凹槽内且连接所述温度采集装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嵌入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电芯组表面相抵;通过在所述隔离板上设置第一通孔并将所述温度采集装置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这样能提高温度采集装置检测温度的准确性,同时由于不再使用导热胶粘接柔性电路板,避免了电池模组在发生膨胀时拉断柔性电路板的情况,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隔离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FPC与温度采集装置连接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44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