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49127.3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俞志华;李娇英;谢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增强信(苏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6 | 分类号: | H01P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集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9 | 代理人: | 安纪平;王晶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器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耦合器,包括基体、薄膜电阻、耦合主线和耦合副线,薄膜电阻设于基体上,耦合主线设于基体上,且耦合主线的一端引出形成第一耦合端口,相对端引出形成第二耦合端口;耦合副线设于基体上,并与耦合主线相耦合设置,耦合副线的一端引出形成第三耦合端口,相对端与薄膜电阻相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宽频带、高隔离等优点,可减少空间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耦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耦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随时监控复杂的射频系统的工作状态,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射频系统的最后出入口连接器上加装一四端口的耦合器,如图1所示,采用此种方式虽然能够监控射频系统的工作状态,但现有的耦合器,由于所采用的负载(即电阻)为满足一定的功率需求,其体积通常较大,从而导致耦合器的体积一般较大,不利于与连接器集成于一体,即使两者集成于一体,也使得集成后的耦合器的体积较大,占据较大的空间,增大射频系统的空间占用,另外,现有的耦合器通常频带窄、隔离度低,最终影响监测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耦合器,具有体积小、宽频带、高隔离的优点,便于与连接器集成于一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耦合器,所述耦合器包括
基体;
薄膜电阻,所述薄膜电阻设于所述基体上;
耦合主线,所述耦合主线设于所述基体上,且所述耦合主线的一端引出形成第一耦合端口,相对端引出形成第二耦合端口;
耦合副线,所述耦合副线设于所述基体上,并与所述耦合主线相耦合设置,所述耦合副线的一端引出形成第三耦合端口,相对端与所述薄膜电阻相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耦合器还包括
隔离线,所述隔离线设于所述耦合主线和耦合副线之间。
优选地,所述耦合主线、隔离线和耦合副线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薄膜电阻与所述耦合主线、耦合副线及隔离线处于非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耦合主线包括相连的第一副线和第二副线,所述第一副线为圆弧形带状线,所述第二副线为直线形带状线。
优选地,所述耦合副线为圆弧形带状线。
优选地,所述隔离线为圆弧形带状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耦合器,通过在耦合主线和耦合副线之间设置隔离线,使得耦合器具有宽频带、高隔离的特性,同时,该耦合器通过设置薄膜电阻及耦合主线、耦合副线和隔离线采用圆弧形带状线设计,可有效减少耦合器的体积,使得耦合器具有极低的剖面,便于耦合器与连接器的集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耦合器与连接器连接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揭示的耦合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耦合器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基体,20、耦合主线,21、第一副线,22、第二副线,30、耦合副线,40、隔离线,50、薄膜电阻,a、第一耦合端口,b、第二耦合端口,c、第三耦合端口,d、接地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耦合器,具有体积小、宽频带、高隔离等优点,可减少空间的占用,便于与连接器集成于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增强信(苏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增强信(苏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49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