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山地环境的光伏温差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49166.3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1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发松;叶昭龙;王翔;金家文;王启坤;马昕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10/10 | 分类号: | H02S10/10;H02N11/00;H02S4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刘燚圣 |
地址: | 553100 贵州省毕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山地 环境 温差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山地环境的光伏温差发电装置。该光伏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温差发电单元和散热板,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温差发电片,每个所述温差发电片夹设于所述光伏电池板的背面和散热板之间,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两端在所述光伏电池板和散热板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温差。在水资源缺乏的山区,该光伏温差发电装置有效解决了光伏电池板冷却散热的问题,同时利用光伏板余热进行温差发电片的发电,额外地增加了电能输出,提高了光伏‑温差发电的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地环境的光伏温差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太阳能利用方式的一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只能将光能等于带宽的部分转化成电能,大于禁带宽度的光能只能以热的形式损失掉。实际上,目前的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只有20%以下,超过80%的光能不能转换为有用能量。因此一方面会造成极大的太阳能的热能浪费,同时没有转换成电能的热能也会造成光伏电池温度的升高,而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随着转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种多余的热量对光伏电池的加热会造成转换效率下降,有必要进行冷却,一方面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冷却方式把多余的热量回收起来加以热利用以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由于山地光伏电站地势高低不平,且水源不充分,采用水进行光伏电池板冷却不现实。
实用新型内容
(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同时又有效地利用多余热量。
(二)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山地环境的光伏温差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温差发电单元和散热板,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温差发电片,每个所述温差发电片夹设于所述光伏电池板的背面和散热板之间,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两端在所述光伏电池板和散热板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温差。
优选地,所述温差发电片包括热端电极、冷端电极以及夹设于所述热端电极和所述冷端电极之间的热电材料结构,所述热端电极与所述光伏电池板的背面接触,所述冷端电极与所述散热板接触。
优选地,所述温差发电单元还包括导线,多个所述温差发电片通过所述导线串联。
优选地,所述导线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温差发电片呈阵列分布,在所述散热板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的重叠区域之外的位置上开设有狭缝结构。
优选地,所述狭缝结构包括多个竖直狭缝和多个横排狭缝,多个所述竖直狭缝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散热板的中间区域,多个所述横排狭缝沿着所述散热板的长边间隔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温差发电片之间具有所述横排狭缝。
优选地,所述温差发电单元还包括导热硅胶,所述热端电极与所述光伏电池板的背面通过所述导热硅胶固定,所述冷端电极与所述散热板(30)通过所述导热硅胶固定。
优选地,所述散热板为铜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地环境的光伏温差发电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在水资源缺乏的山区,有效解决了光伏电池板冷却散热的问题,同时利用光伏板余热进行温差发电片的发电,额外地增加了电能输出,提高了光伏-温差发电的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适用于山地环境的光伏温差发电装置的侧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49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