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缩口式微通道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53809.1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6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张春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惠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2 | 分类号: | F28F1/02;F28F9/02;F28F9/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文衡创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3 | 代理人: | 郭晓丹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式微 通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缩口式微通道扁管,包括集流管和缩口扁管,缩口扁管设置于集流管的正面,集流管的正面开设有多个连接槽,缩口扁管两端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缩口,缩口扁管的端部通过限位缩口与连接槽的内腔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利用限位缩口和连接槽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限位缩口的开设,使得缩口扁管的两端部的宽度缩小一定尺寸,这就使得限位缩口的内侧壁可以对集流管与缩口扁管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能有效的防止集流管组件转动或部分扁管脱离集管,导致焊接不良,甚至直接报废,从而提高生产一次合格率,降低或避免报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通道扁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缩口式微通道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微通道扁管为直通式,随着人工,场地和物料成本的逐年上涨及品质要求的提高,常规直通式微通道扁管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品返修率高、报废率高,使得散热器企业成本升高,产品利润逐年下降。
在现有技术中,微通道扁管一般都是直通式,直通式微通道扁管直接与集流管连接配合,这就使得微通道扁管上没有限位装置对集流管与微通道扁管之间的配合位置进行限位,这就使得微通道扁管容易与集流管配合过深,也就可能影响集流管与微通道扁管之间的焊接,使得微通道扁管的使用不够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口式微通道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缩口式微通道扁管,包括集流管和缩口扁管,所述缩口扁管设置于集流管的正面,所述集流管的正面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缩口扁管两端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缩口,所述缩口扁管的端部通过限位缩口与连接槽的内腔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缩口扁管的端部与连接槽内腔的配合方式为过度配合。
优选的,多个所述连接槽沿集流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集流管呈竖直状态设置,所述缩口扁管呈水平状态设置。
优选的,所述缩口扁管两端的边线处开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缩口扁管的内部开设有至少两个微通道,且各个所述微通道沿缩口扁管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微通道均沿缩口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微通道纵截面轮廓为圆形,所述微通道的内腔与集流管的内腔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缩口扁管与集流管的贴合面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限位缩口和连接槽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限位缩口的开设,使得缩口扁管的两端部的宽度缩小一定尺寸,这就使得限位缩口的内侧壁可以对集流管与缩口扁管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能有效的防止集流管组件转动或部分扁管脱离集管,导致焊接不良,甚至直接报废,从而提高生产一次合格率,降低或避免报废;
(2)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槽和倒角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倒角的开设,从而使得缩口扁管的端部与连接槽内腔相互配合时不容易卡住,使得缩口扁管的端部与连接槽内腔相互配合时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流管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流管;101、连接槽;2、缩口扁管;201、限位缩口;202、倒角;203、微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惠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惠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3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HVAC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口琴管式液冷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