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旋转接胶桶的涂胶枪支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53815.7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3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博;刘久月;李海南;马立新;费科举;林增宇;高文芳;杨胜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接胶桶 涂胶 枪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旋转接胶桶的涂胶枪支架装置,属于汽车焊装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配合机器人抓取工件涂胶,可以提高涂胶工位的自动化率,本实用新型包括地面定位支架、旋转接胶桶机构、检修平台、检修爬梯、胶枪高度调整组件、胶枪伸出长度调整组件、胶枪角度调整组件、阀岛组件、涂胶枪。当机器人抓取工件涂胶时,胶桶通过直线气缸旋转至打开位置,涂胶完毕后,气缸带动胶桶回到接胶位,防止胶枪滴落的胶水落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自动接胶功能,还具有检修方便,高度可调、长度可调、角度可调等特征,系统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焊装车间绝大多数工件的机器人自动涂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焊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旋转接胶桶的涂胶枪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自动化率越来越高,涂胶工艺大部分都采用机器人涂胶,但大多数工厂的机器人自动涂胶工位,接胶桶都是直接放在地面上,没有位置标定,经常出现接胶桶位置放偏,操作人员遗忘接胶桶等情况,导致溢出的余胶滴落在地面上,很难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旋转接胶桶的涂胶枪支架装置,接胶桶可通过直线气缸控制,具有工作位和打开位两个位置,并且每个位置都有接近开关判断到位情况,通过PLC与机器人进行交互,实现胶桶的自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旋转接胶桶的涂胶枪支架装置,包括地面固定支架1、旋转接胶桶机构2、检修爬梯3、检修平台4、阀岛组件9及涂胶枪8;所述涂胶枪支架装置由地面固定支架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旋转胶桶机构2连接在地面固定支架1上,旋转胶桶机构2可绕地面固定支架1旋转;所述检修平台4固定在地面固定支架1的顶端,所述检修爬梯3通过连接件与地面固定支架1连接,涂胶枪8通过调整组件穿过检修平台4与地面固定支架1的顶端连接,控制气路和开关信号的阀岛组件9固定在地面固定支架1的下段。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固定支架1通过锚栓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接胶桶机构2由接胶桶2-1、气缸2-2、接近开关2-3及销轴2-4组成;所述接胶桶2-1通过连接臂连接在地面固定支架1上,并通过气缸2-2提供动力,伸出臂围绕销轴2-4进行摆动,并且在气缸伸出和缩回的两个到位位置分别布置了接近开关2-3,当接胶桶2-1旋转至工作位或者打开位置时,接近开关2-3发出信号至PLC,与机器人信号进行交互,保证机器人抓取工件涂胶时不会和接胶桶干涉,同时保证涂胶枪溢出的余胶不会落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爬梯3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检修平台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胶枪高度调整组件5、胶枪伸出长度调整组件6及胶枪角度调整组件7;所述胶枪高度调整组件5与固定地面固定支架1间隙配合,可在支架1里面滑进滑出,调整好高度后通过插销固定;所述胶枪伸出长度调整组件6与胶枪高度调整组件5连接,用于调整涂胶枪8的喷涂长度,所述胶枪角度调整组件7与胶枪伸出长度调整组件6连接,用于调整涂胶枪8的喷涂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胶枪高度调整组件5通过可伸缩件5-1与固定地面固定支架1连接;所述胶枪伸出长度调整组件6通过胶枪伸出机构固定件6-2与胶枪高度调整组件5连接,胶枪伸出长度调整组件6的胶枪伸出长度连接件6-1可在胶枪伸出机构固定件6-2中滑进滑出,位置调整好后通过插销进行固定;所述胶枪角度调整组件7通过胶枪角度调整组件固定件7-1与胶枪伸出长度调整组件6进行固定,胶枪角度调整组件固定件7-1上通过销轴连接有旋转板7-2,旋转板7-2可绕销轴旋转,调整到所需角度后通过插销固定,涂胶枪8连接在胶枪角度调整组件旋转板7-2上。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件5-1插在地面定位支架1的顶端,并且有2mm的间隙,需要调整高度时,可伸缩件5-1可在地面固定支架1里面滑进滑出,调整高度的每档为150mm,高度调整好后,插入销轴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3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纹管内高压(水涨)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焊装车间连杆机构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