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桩桩身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54027.X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3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熊雄;廖乾坤;曾凡祥;罗佳瑞;朱晶晶;陈军;潘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E02D7/14;E02D7/16;E02D13/00;E02D13/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桩 固定 装置 | ||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桩桩身的固定装置,包括锤击设备本体,锤击设备本体的顶部支架上设有桩帽,所述桩帽套在管桩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和固定板,所述抱箍套装在管桩桩身上,桩帽与抱箍的内腔同轴线且垂直于底面,使得管桩与地面垂直;固定板一端与抱箍相连,另一端与锤击设备机架相连。在锤击设备上设置抱箍,通过抱箍对管桩进行限位,保证管桩在锤击向下的过程中只能向下运动,可有效避免桩身在软土层中的左右晃动,保证了管桩的施工时的垂直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桩桩身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软土中进行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由于预制混凝土桩尖表面呈铅笔形状,周围土层均为粘聚力较差的软土,在第一节预应力管桩施工时,桩尖与周围软土摩檫力较小,同时锤击桩设备也无法对桩尖进行有效固定,导致第一节管桩进入软土后,在软土内容易打滑,最终导致预制管桩桩位偏差较大,造成后期可能需要对该处的基础进行加强,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耽误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减少管桩偏移量的管桩桩身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桩桩身的固定装置,包括锤击设备本体,锤击设备本体的顶部支架上设有桩帽,所述桩帽套在管桩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和固定板,所述抱箍套装在管桩桩身上,桩帽与抱箍的内腔同轴线且垂直于底面,使得管桩与地面垂直;固定板一端与抱箍相连,另一端与锤击设备机架相连。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抱箍通过固定板设在锤击设备机架底端,保证抱箍能约束管桩较长距离。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抱箍采用圆形抱箍,抱箍直径比管桩直径至少大8cm。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抱箍上还设有用于保护管桩桩身的柔性橡胶套。
按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设在固定板之间且与之相连,二者构成一个整体。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采用成对布设的角铁,角铁背靠对称布设;角铁一端与抱箍螺栓连接,另一端与锤击设备机架连接;角铁中间通过连接板构成一个整体。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角铁与抱箍的连接端的端头不得超过桩管顶部桩帽双杆的内侧边。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宽度不小于锤击设备机架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在锤击设备上设置抱箍,通过抱箍对管桩的运动进行限制,保证管桩在锤击向下的过程中只能向下运动,可有效避免桩身在软土层中的左右晃动,保证了管桩的施工时的垂直度。
2、抱箍的直径可以进行调整,且抱箍拆装方便,满足对不同直径管桩的固定需求,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
3、抱箍内侧设置柔性橡胶套,在对管桩的运动路径进行限位的同时也避免抱箍对管桩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角铁与抱箍的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角铁与锤击设备机架的连接图;
图中:1、抱箍;2、固定板;3、管桩;4、桩帽;5、锤击设备机架;6、柔性橡胶套;7、连接板;8、双杆;2-1、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4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汽车大灯支架与车架装配工序的专用工装
- 下一篇:一种车载折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