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引线帽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54044.3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8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蔡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中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刘盼盼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引线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防护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引线帽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块,所述防护块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顶部开设有插入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抵推机构,所述防护块的外侧设置有延伸至防护块上方的限位盖件,所述限位盖件的内部设置有牵引组件,所述抵推机构包括与弧形槽内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该用于引线帽的防护装置,具备保护性能好等优点,解决了由于现有的包装保护性能差,若携带者不小心与外界硬性物体碰撞后,容易造成引线帽出现弯折或折断,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引线帽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个别封装,并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引线或金属接点,电子元件须相互连接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例如:放大器、无线电接收机、振荡器等,连接电子元件常见的方式之一是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电子元件也许是单独的封装(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管、二极管等),或是各种不同复杂度的群组,例如: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排阻、逻辑门等)。
目前电器元件中的引线帽在携带使用时,由于现有的包装保护性能差,若携带者不小心与外界硬性物体碰撞后,容易造成引线帽出现弯折或折断,导致无法使用,故而提出一种用于引线帽的防护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引线帽的防护装置,具备保护性能好等优点,解决了由于现有的包装保护性能差,若携带者不小心与外界硬性物体碰撞后,容易造成引线帽出现弯折或折断,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引线帽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块,所述防护块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顶部开设有插入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抵推机构,所述防护块的外侧设置有延伸至防护块上方的限位盖件,所述限位盖件的内部设置有牵引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用于引线帽的防护装置,首先通过将引线帽穿过限位盖件和抵推机构插入至插入槽内部后,再旋转限位盖件,使其在牵引组件的配合即可对装入的引线帽进行保护,使得防护块与外界硬性物体碰撞后,内部的引线帽不会出现弯折或折断的情况,从而具备了安全性高的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抵推机构包括与弧形槽内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抵压板,所述安装板和抵压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插入槽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引线帽依次穿过限位盖件和穿孔并插入到插入槽内部后,旋转限位盖件,牵引组件跟随限位盖件旋转并对引线帽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在此过程中,抵压板向下按压弹簧,弹簧受力收缩,即可将引线帽置于弧形槽内部,同时,收缩的弹簧一直对置于弧形槽内部引线帽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得引线帽抵在牵引组件上,从而对引线帽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限位盖件包括与防护块外侧固定连接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防护块上方的盖帽,所述盖帽的顶部开设有插入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引线帽从插入孔插入,扭动盖帽在轴承的外侧旋转,从而使得插入孔与插入后的引线帽进行错位。
进一步,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与盖帽内腔顶壁固定连接的弧形抵挡板,所述弧形抵挡板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牵引块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牵引块的背面,所述牵引块的底部呈向左倾斜设计,且倾斜面为光滑设计,所述限位块呈矩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中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中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4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