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动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56068.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1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霖;汤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佳嘉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26 | 分类号: | B23Q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工作台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浮动工作台,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立柱,所述面板远离底座的一面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面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端插入限位环内,所述工作台上端抵接在限位环远离底座的一端面,所述底座靠近工作台的一面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均匀分布在工作台的周侧,各所述连接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气弹簧,所述气弹簧远离连接柱的一端与工作台活动连接,所述气弹簧在工作台平面上的投影不与工作台的直径重合。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加工中心在去除金属件上较厚的毛刺时发生撞刀几率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动工作台。
背景技术
金属件生产出来时其表面难免带有一些飞边或毛刺,为了保证金属件的表面平整度,一般需要通过加工中心去除金属件的飞边或毛刺。
针对上述技术,发明人认为,一些金属件的毛刺可能过厚或者其本身的公差偏大,在处理这些金属件时容易出现撞刀的情况,因此需要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一些金属件在去除毛刺时可能由于毛刺较厚或本身公差偏大导致出现撞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浮动工作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浮动工作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工作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立柱,所述面板远离底座的一面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面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端插入限位环内,所述工作台上端抵接在限位环远离底座的一端面,所述底座靠近工作台的一面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均匀分布在工作台的周侧,各所述连接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气弹簧,所述气弹簧远离连接柱的一端与工作台活动连接,所述气弹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与工作台的直径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工中心在去除金属件上较厚的毛刺时,气弹簧可控制工作台绕中轴线在水平方向上做轻微的旋转摆动,一定程度能够避免刀具与金属件刚性碰撞而导致的刀具损坏。
优选的,所述气弹簧与工作台和连接柱均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可实现气弹簧两端分别与工作台和连接柱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面板远离底座的一面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下端与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的上端延伸至工作台远上表面边部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能够防止工作台从限位环脱离出来。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远离底座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压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凹槽与工作台的侧壁连通,所述压块上端位于工作台边部上方的部分位于第一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的上端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压块的上端面不会高出工作台表面太多,降低工作时加工中心的刀具与压块干涉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若干T形槽,所述T形槽与工作台远离底座的一面相通,所述T形槽与工作台的侧壁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槽可便于在工作台上表面安装工装夹具。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内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侧壁抵接在限位环的内壁,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面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一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可伸过穿孔推动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推动顶板上移时,顶板推动工作台上移;气缸收缩时,顶板依靠重力回落,同时工作台也下落;这样设置可实现工作台在竖直方向的活动,降低加工中心在竖直方向上去除金属件毛刺时出现撞刀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顶板靠近面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与第一穿孔相互插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佳嘉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佳嘉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6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移载机用夹紧臂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弱电安防工程用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