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58323.7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9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宋保进;傅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托福电器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73;H01B7/40;H02G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派登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8 | 代理人: | 于本会 |
地址: | 3145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连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抗干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线和防干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外围设置有保护机构,且保护机构的边侧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外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防干扰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线的外围。该抗干扰连接线设置有第一接头,将第一接头插入第二接头的凹槽内,当转动块移动至第二接头边侧的凹槽处第二弹簧的回弹力将转动块向上推动,使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进行卡合,从而使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进行连接,便于在连接线不够长的时候进行拼加,从而增加该连接线的适用性,使该连接线更加方便使用,同时方便多根第一连接线进行连接,起到收纳的而作用,使该连接线使用时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干扰连接线。
背景技术
连接线主要是在器件与组件、组件与机柜、系统与子系统之间起电连接和信号传递的作用,并且保持系统与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其品质好坏关系到系统设备整体运作的可靠性,属于主机厂商的重要配套产品,其技术特性受下游行业的技术发展影响很大。
现有的市面上的连接线在使用时不便于增减线的长度同时不便于线的收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干扰连接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连接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市面上的连接线在使用时不便于增减线的长度同时不便于线的收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线和防干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外围设置有保护机构,且保护机构的边侧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外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防干扰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线的外围。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弹簧、弹块、第二连接块、螺栓,所述第一连接线的边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的边侧连接有第一弹簧,并且第一弹簧的端部连接有弹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边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的内部贯穿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弹块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第一弹簧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弹簧的中心线与弹块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通过螺栓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二连接块与螺栓之间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第一接头、第二弹簧、转动块、第二接头、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边侧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端部连接有转动块,并且转动块的边侧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的边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通过转动块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转动块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一接头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齿轮、齿杆,所述第一连接线的边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齿轮,并且齿轮的边侧连接有齿杆。
优选的,所述齿杆通过齿轮与固定块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固定块与第一连接线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防干扰机构包括第一防干扰套、旋转轴、旋转齿、卡杆、第二防干扰套,所述第一连接线的边侧设置有第一防干扰套,且第一防干扰套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并且旋转轴的边侧设置有旋转齿,所述旋转齿的下方设置有卡杆,且卡杆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防干扰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干扰套与第二防干扰套通过卡杆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卡杆与第一连接线之间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托福电器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托福电器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8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通信系统的高速传输连接线束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