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永临结合挡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58489.9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99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利勇;孙陆军;杨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7/20;E02D29/02;E02D5/34;E02D5/4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骏键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永临结合挡土结构,包括:打设在地基内的前排桩基结构;打设在地基内且位于所述前排桩基后侧的后排桩基结构;构筑在所述前排桩基结构和后排桩基结构的桩顶上的承台结构;构筑在所述承台结构的前侧部上且与所述承台结构固接的挡墙结构;竖直布置在所述前排桩基结构的前侧面上的挂板结构;水平布置在所述挂板结构的前侧方的地基上的水工底板结构,所述水工底板结构的后端与所述挂板结构的下端固接;以及构筑在所述承台结构上的填土槽格结构。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基坑支撑布设难度大,基坑开挖侧向变形大的工程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永临结合挡土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交通运输、民生保障的关注热度不断提高,各种大型水工建筑物(包括水闸、船闸等)不断涌现。为了满足与日俱增的需求,新建结构物形式不断创新,结构尺寸不断增大,对设计和施工带来较大的难度和挑战。
以船闸为例,随着通航设计船型的吃水深度不断增大,船闸底板高程将进一步降低,直接导致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深度过大,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施工中,一般采用放坡开挖的施工方式来降低施工成本,但实际工况下,往往因周围建筑、道路阻碍等原因,只可进行直壁式深基开挖。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结构围护以及上部支护结构。由于上部支护一般需设置为对称结构,以减小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但当船闸跨度较大时,设置对称支护难度较大,施工成本较高。同时,结构围护和上部支护均属于临时结构物,结构施工完成后,将被拆除且难以二次使用,不利于资源可持续发展。
针对大型水工结构施工中,深基坑开挖难度大,材料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现状,研发了一种永久结构和临时结构相结合的结构物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大型水工结构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降低深基坑开挖难度、减少临时结构物资源耗费的新型永临结合挡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永临结合挡土结构,包括:
打设在地基内的前排桩基结构;
打设在地基内且位于所述前排桩基后侧的后排桩基结构;
构筑在所述前排桩基结构和后排桩基结构的桩顶上的承台结构;
构筑在所述承台结构的前侧部上且与所述承台结构固接的挡墙结构;
竖直布置在所述前排桩基结构的前侧面上的挂板结构,所述挂板结构的上端面与所述承台结构的下台面的前侧缘固接;
水平布置在所述挂板结构的前侧方的地基上的水工底板结构,所述水工底板结构的后端与所述挂板结构的下端固接;以及
构筑在所述承台结构上的填土槽格结构。
在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前排桩基结构包括:
若干沿永临结合结构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灌注桩;
若干沿永临结合结构的延伸方向密排布置在所述若干灌注桩后侧的三轴搅拌桩;
若干沿永临结合结构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在所述若干灌注桩与若干三轴搅拌桩之间的压密注浆孔,每一压密注浆孔内进行注浆,以排出周围土体孔隙内的空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灌注桩为钻孔灌注桩、冲孔灌注桩、钢管桩或PHC管桩中的一种。
在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后排桩基结构由若干对沿永临结合结构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且呈形成叉状结构的斜桩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斜桩为PHC管桩或钢管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584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胶硅藻泥瑜伽垫
- 下一篇:一种气动启闭式景观防汛闸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