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吸式无损伤肝脏悬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60505.8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9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益臣;毛忠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朱成之;张静洁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吸式无 损伤 肝脏 悬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式无损伤肝脏悬吊装置,包含内组件和外组件。所述内组件置于腹腔内,包含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生物网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生物网片的两端;所述内组件通过生物网片托举肝脏左叶。所述外组件为第三磁铁,置于腹壁外侧,通过磁吸力吸引固定腹腔内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使内组件携载肝脏左叶靠近腹壁、实现胃与肝脏的分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吸式无损伤肝脏悬吊装置在不损伤肝脏的情况下实现肝脏与胃分离,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术野和操作环境;且,适用范围广,不受患者的胖瘦及血凝等情况的限制,术后也不易忘记取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吸式无损伤肝脏悬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创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普外科微创技术通常采用腹腔镜技术或机器人辅助技术。相较于早前的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在较大程度减少对患者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通过置入数个最大直径仅为12mm的Trocar(穿刺器)来替代腹正中20cm的切口,Trocar内置入操作臂来替代人的双手,在取得与开放手术几乎相同甚至更好效果的同时,大幅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加速了患者恢复,住院时间较开放手术显著降低。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病态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开始占据较多人口比例,寻求手术的患者也大幅增加,由2000年的7例增长到2019年的11700例。其中,7386例都是腹腔镜下垂直袖状胃切除术,术中对于胃的裁切需要将紧贴的肝脏拉离,保障手术视野清晰和操作准确。此外,东亚作为胃癌高发地区,每年有全球最高的胃癌手术量,胃癌手术中如同腹腔镜下垂直袖状胃切除术一样,需要对肝脏下方的胃组织进行处理,使胃与肝脏的分离,方便手术操作。
现有技术多要对肝脏左叶进行2针有损穿刺,具体的,通过prolene线(手术缝合线)两头接穿刺针,分别对肝脏左叶进行有损穿刺出腹壁,然后剪断腹腔外的穿刺针,剩余的线在体外打结,将肝左叶悬吊于腹壁,实现胃与肝的分离。但这种操作,而对于接受减重的病态性肥胖病人,常合并严重脂肪肝,且皮下脂肪较厚,作穿刺较为困难,且容易造成穿刺针弯折;对于胃癌病人,若合并肝功能异常,容易出现血凝功能障碍,有创穿刺会导致难止性出血;且,任何对于肝脏的有创穿刺都有可能造成肝内胆管损伤,造成胆漏,不利于术后康复,甚至肝脓肿的形成。此外,prolene线较细,在悬吊较重的肝脏时,由于单位面积上存在较大的压力,有切割肝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需要进行胃与肝分离的腹腔镜手术中保护肝脏、避免有创穿刺损伤肝脏,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磁吸式无损伤肝脏悬吊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磁吸式无损伤肝脏悬吊装置,包含内组件和外组件;
所述内组件置于腹腔内,用于托举肝脏左叶;
所述外组件置于腹壁外侧,通过磁吸力固定腹腔内的内组件。
优选地,所述内组件包含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生物网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生物网片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生物网片通过丝线与第一磁铁或第二磁铁连接。
优选地,所述生物网片为聚丙烯材质。
优选地,所述生物网片位于肝脏左叶底部,所述内组件通过生物网片托举肝脏左叶。
优选地,所述外组件为第三磁铁。
优选地,将第三磁铁置于腹壁外侧,通过磁吸力吸引固定腹腔内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使内组件携载肝脏左叶靠近腹壁、实现胃与肝脏的分离。
优选地,第三磁铁的尺寸大于第一磁铁或第二磁铁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0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