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电杆、高压套管及高压输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67104.5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6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杉;刘泽洪;王绍武;郭贤珊;黄勇;宋胜利;李金忠;卢理成;李云鹏;周建辉;王航;侯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17/42;H01F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高压 套管 输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导电杆、高压套管及高压输电设备,涉及高压输电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导电杆的换热效率,保证导电杆内部温度正常。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杆,在导电杆的第一端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导电杆的内部形成有风道,风道包括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进风风道的第一端与进风口连通,出风风道的第一端与出风口连通,进风风道的第二端与出风风道的第二端在导电杆的第二端处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杆、高压套管及高压输电设备用于高压输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杆、高压套管及高压输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中,高压设备需要考虑与相邻设备或者建筑物之间的绝缘,高压套管就是高压设备中常用的一种连接导体,主要包括内部的导电杆,起到导电载流作用,外部则由具有一定厚度的绝缘套包裹,保证不被击穿,起到绝缘作用。如图1所示,导电杆01外设置有绝缘套02,导电杆01一端有开口,另一端封闭。
在实际应用中,导电杆需要承受高电压以及大电流,会在高压套管内部产生一定的热量。当采用自然冷却的方法降低导电杆温度的时候,需要利用导电杆自身内部空气的流动进行冷却。但是,由于现有的导电杆内的热空气和外部的冷空气从一个开口流入和流出,进入的空气和流出的空气会在开口处互相干扰,影响相互之间的气流流动。使得进入内部的冷空气减少。同时也使得内部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散热效率低,导致热量在导电杆内积累,引起导电杆内部温度的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杆、高压套管及高压输电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电杆内部换热效率低,导电杆整体温度过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的第一端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导电杆的内部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出风风道的第二端在所述导电杆的第二端处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杆,在导电杆的第一端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导电杆内部形成有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进风口和进风风道的第一端连通,外界的冷空气可以通过进风口进入进风风道内;进风风道的第二端和出风风道的第二端在导电杆的第二端连通,进风风道内的风在第二端进入出风风道内,然后经过出风风道从出风口排出。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冷却结构的导电杆,通过在导电杆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内部形成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外界的冷风有有进风口进入进风风道内,然后在进风风道的第二端与出风风道连通,在出风风道内与导电杆进行换热,进而将热量从导电杆内部从出风口带出。提高了导电杆内部的换热效率,保证导电杆内部温度不会过高。同时,将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导电杆的第一端处,更加方便导电杆在高压设备中的布局,方便进行相关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套管,包括第一方面中的导电杆、绝缘套以及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将外部空气通过所述进风口送入所述导电杆内的风道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压套管,因为包含第一方面中的导电杆,能够提高导电杆内部的换热效率,保证导电杆内部温度不会过高,而且还设置有风机,利用风机可以将外部的风吹入导电杆内,加快空气流动,进一步提升导电杆内部的散热效率。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输电设备,包括换流变压器、母线、换流阀以及第二方面中的高压套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设备的有益效果,与第二方面描述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7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运输车用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互式真迹触控一体机的显示屏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