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硅燃料储能的能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69773.6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0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白文刚;乔永强;张纯;杨浦;吴帅帅;李红智;姚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F01K11/02;F22B33/18;F22D11/06;C10L5/04;C01B33/021;C04B35/584;C04B35/626;C25B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燃料 能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硅燃料储能的能源系统,该系统包括硅燃料制取子系统和硅燃烧发电子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基于硅燃料储能、硅燃烧发电、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进行有效地耦合,具有储能密度高、储能周期长可实现永久储存、燃料循环再生无消耗和便于开展全球能源贸易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色发电和先进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硅燃料储能的能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大气污染和气候变暖形势的日趋严峻,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发电系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电力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协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体现了大国担当。未来,世界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然而,可再生能源由于自身的间歇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严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未来要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必须依赖大规模和长周期储能技术的发展和支撑。
目前,储能技术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各种储能技术迅猛发展,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锂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飞轮储能、储氢等。然而,现有的储能技术难以同时满足储能密度大、可移动性、自耗损失小和全球能源贸易的要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储能技术,从而使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全世界范围内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硅燃料储能的能源系统,该系统将基于硅燃料储能、硅燃烧发电和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进行有效地耦合,具有储能密度高、储能周期长可实现永久储存、燃料循环再生和便于开展全球能源贸易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硅燃料储能的能源系统,包括硅燃料制取子系统和硅燃烧发电子系统;
所述硅燃料制取子系统包括制粉装置1、二氧化硅/氢氟酸反应装置2、SiF4/H2反应装置3、电解水装置4和电网中富余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5;二氧化硅矿石通过输送管路与制粉装置1的物料进口相连接,制粉装置1的出口与二氧化硅/氢氟酸反应装置2的二氧化硅进口相连接,氢氟酸通过输送管路与二氧化硅/氢氟酸反应装置2的氢氟酸进口相连接,在二氧化硅/氢氟酸反应装置2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生成的SiF4气体从二氧化硅/氢氟酸反应装置2的出口与SiF4/H2反应装置3的SiF4进口相连接;电解水装置4的电源与电网中富余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5相连接,在电解水装置4中,水发生电解反应,在阴极上产生氢气(H2),阳极上产生氧气(O2),氢气与SiF4/H2反应装置3的H2进口相连接,氧气通过收集用作他用;在SiF4/H2反应装置3中,SiF4和H2在微波诱导等离子体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F4+H2=Si+HF,生成固体硅粉和HF气体,HF气体溶于水形成氢氟酸,氢氟酸重新进入二氧化硅/氢氟酸反应装置2,实现循环利用,产生的硅粉与燃硅锅炉6的燃料进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69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水喷射真空机组用的移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硅燃料的多联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