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户外自重式跷跷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0055.0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3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梦军;胡胜杰;张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G11/00 | 分类号: | A63G1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思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1 | 代理人: | 林秀红 |
地址: | 3622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自重 跷跷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户外自重式跷跷板,其特征在于:立柱顶端的两侧设有两个扶手;立柱开设有横向的转轴安装管,转轴以深沟球轴承架设在转轴安装管内;座椅组件包括中间的转动架,转动架为两片平行的转动板和两根平行的连接杆构成的框体,每根连接杆连接两片转动板的同侧的端部,每根连接杆向外伸出连杆,连杆的端部安装坐垫;转动板的中部开设有转轴安装孔;立柱位于上述框体中间;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侧的转动板的转轴安装孔中并固定在转动板上。本实用新型使户外自重式跷跷板实现双人互动锻炼上身肌肉,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跷跷板形式的训练器材。
背景技术
户外跷跷板是一款非常受青睐的的户外运动器材,一直深受运动者喜爱,但是传统结构的户外跷跷板从安全性、娱乐性、舒适性等方面有需要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户外自重式跷跷板,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户外自重式跷跷板实现双人互动锻炼上身肌肉,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户外自重式跷跷板,其特征在于:
立柱顶端的两侧设有两个扶手;
立柱开设有横向的转轴安装管,转轴以深沟球轴承架设在转轴安装管内;
座椅组件包括中间的转动架,转动架为两片平行的转动板和两根平行的连接杆构成的框体,每根连接杆连接两片转动板的同侧的端部,每根连接杆向外伸出连杆,连杆的端部安装坐垫;
转动板的中部开设有转轴安装孔;
立柱位于上述框体中间;
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侧的转动板的转轴安装孔中并固定在转动板上。
立柱开设有与转轴安装管同轴的并大于转轴安装管的转动架限位孔,转轴安装管的外壁固设有两个橡胶材质的缓冲垫,具有限位轴位于两个缓冲垫之间,限位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两侧的转动板的对应开设的两个限位轴安装孔上。
转轴安装管的外壁固设有四个橡胶材质的缓冲垫,转轴安装管左侧的两个缓冲垫与转轴安装管右侧的两个缓冲垫对称安装,一个限位轴位于左侧的两个缓冲垫之间,另一个限位轴位于右侧的两个缓冲垫之间;在转轴安装孔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限位轴安装孔,每个限位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并固定在两侧的转动板的对应的两个限位轴安装孔上。
具有螺丝穿过转动板的通孔后螺入转轴端面的螺孔,从而固定转动板和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器材是一款互动性器材,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维护简单,采用使用者自身重力为载荷,双人使用中利用高拉动作实现娱乐性、互动性和配合默契性,通过连杆传递力量,可锻炼到上身肌肉,适用于不同人群的锻炼者在户外使用,更多的增加了练习运动的乐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3为转轴及限位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0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哑铃凳背垫调节机构
- 下一篇:户外磁力飞行棋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