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微创术后护理用护理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7420.0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1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炼 |
主分类号: | A61G7/065 | 分类号: | A61G7/065;A61G7/05;A61G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术后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脊柱微创术后护理用护理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件,所述床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件,所述滑杆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板件,所述板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延伸至床体顶部的限位件,所述板件远离床体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该脊柱微创术后护理用护理床,具备便于使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进行脊柱微创手术后,其背后会有缝合的创口,患者在护理床上时需要侧卧,但现有的护理床不能限制患者的躺姿,患者在睡眠的过程中容易无意识的平躺,使得床面挤压背后创口而影响创口愈合,导致护理床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脊柱微创术后护理用护理床。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患者在进行脊柱微创手术后,需要用到护理床,方便对患者进行护理。
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进行脊柱微创手术后,其背后会有缝合的创口,患者在护理床上时需要侧卧,但现有的护理床不能限制患者的躺姿,患者在睡眠的过程中容易无意识的平躺,使得床面挤压背后创口而影响创口愈合,导致护理床不便于使用,故而提出一种脊柱微创术后护理用护理床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柱微创术后护理用护理床,具备便于使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在进行脊柱微创手术后,其背后会有缝合的创口,患者在护理床上时需要侧卧,但现有的护理床不能限制患者的躺姿,患者在睡眠的过程中容易无意识的平躺,使得床面挤压背后创口而影响创口愈合,导致护理床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脊柱微创术后护理用护理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件,所述床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件,所述滑杆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板件,所述板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延伸至床体顶部的限位件,所述板件远离床体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脊柱微创术后护理用护理床,通过使患者侧卧在床体上,并使患者位于两个限位件之间,通过板件和床体相互配合,可以改变板件在滑杆件上的位置,将板件移动至合适位置,通过调节机构和限位件相互配合,使得两个限位件相对的一侧与侧卧患者的身体接触,同时保证患者的背后创口处不与限位件接触,两个限位件使患者维持侧卧姿势不变,避免患者在睡眠的过程中无意识平躺使得床面挤压背后创口而影响创口愈合,从而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床体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床垫,所述床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床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螺纹孔,所述支撑件包括数量为两个并与床板底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纹孔能与板件相互配合,起到定位板件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滑杆件包括数量为两个并与床板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同侧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螺纹孔下方的圆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板件能在圆杆上滑动。
进一步,所述板件包括与圆杆外侧活动连接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的旋钮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炼,未经李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7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味料加工用批量自动分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酱腌菜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