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式舒适型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79828.1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4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腾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0 | 分类号: | B60N2/80;B60N2/885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崔婕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舒适 型头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囊式舒适型头枕,包括前后配装的前板和后壳,前板和后壳之间构成容纳充放气组件的空间,前板前侧安装有气囊组;充放气组件穿过前板为气囊组充气或放气,充气后的气囊组构成左右对称的V型或U型结构,从而使得头枕便利于头部的固定,客户体验佳,尤其适用于睡眠状态下,舒适性好;并且使用方便、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头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囊式舒适型头枕。
背景技术
座椅上方的头枕,是为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装置,头枕为乘客的头部提供支撑力,使得乘客获得舒适感;现有技术中,头枕大多只能进行高低调节,为乘客提供向前的支撑力,而乘客头部左右两侧则无法得到合适的支撑力,导致乘客头部会随着行车的晃动而发生左右摇摆的情况,严重降低了舒适度,尤其是乘客休息伸至睡眠状态时,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气囊式舒适型头枕,从而能够对头部进行包覆固定,有效提升了客户舒适性,提高了使用体验,尤其适用于休息或睡眠状态时,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囊式舒适型头枕,包括前后配装的前板和后壳,前板和后壳之间构成容纳充放气组件的空间,前板前侧安装有气囊组;所述充放气组件穿过前板为气囊组充气或放气,充气后的气囊组构成左右对称的V型或U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充放气组件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后壳侧壁上的按钮组件,按钮组件通过线缆电性连接有气泵和气阀,通过按钮组件的按压控制气泵或气阀中的一个工作;所述气泵出口端连通有进气管,气阀进口端连通有排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端部分别向前穿过前板后与气囊组相通。
所述气囊组内部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监测气囊组中的气压,压力传感器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气泵、气阀停止工作。
通过按压按钮组件上半部或者下半部,分别对气泵或气阀进行控制。
所述前板中部上下间隔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进气管向前经进气孔与气囊组相通,所述排气管向前经排气孔与气囊组相通。
所述气囊组由左右布置并相互连通的多个气囊构成。
所述气囊组的结构为:包括位于中部的中部气囊,中部气囊左右两侧分别连通安装有侧气囊;充气后,两侧侧气囊的内壁面相对于中部气囊向前外张,构成V型结构。
所述气囊组的结构为:包括位于中部的中部气囊,中部气囊左右两侧分别连通安装有侧气囊,两侧侧气囊外侧分别连通安装有边气囊;充气后,两侧侧气囊前侧与中部气囊前侧平缓过渡,两侧边气囊则相对于侧气囊向前凸出,构成U型结构。
所述后壳底面的后部插装有立杆,通过立杆将头枕插装于座椅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充放气组件对气囊组进行充气,使其向前成型为V型或U型结构,便利于头部的包覆固定,从而有效提升了客户的使用体验,舒适性好,尤其适用于休息或是睡眠状态时;亦可通过充放气组件对气囊组进行排气,使其失气并向后贴合于前板上;整体使用方便、可靠,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优点:
充气后气囊组本身的柔软性,有效提升了头部包覆的舒适感,尤其是车辆行进振动时,气囊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放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腾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亿腾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79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真空负压急救吸血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