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钢圆筒结构海上运输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84257.0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2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谢朋林;高璞;刘晓敏;周俊龙;石怡安;李飞;强伟亮;马慧杰;耿文宾;李晓磊;赵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00 | 分类号: | B63B2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永芬 |
地址: | 30017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圆筒 结构 海上运输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移动式钢圆筒结构海上运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三个支撑墩,支撑墩以运输驳船甲板上的一点为圆心呈圆周式布置;可调限位结构,可调限位结构包括多个限位单元,限位单元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撑墩之间,限位单元包括滑轨,滑轨上设有限位架,限位架可沿滑轨滑动并可固定在多个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钢圆筒吊装下放的对准时间,降低海洋施工风险;条状的支撑墩对于钢圆筒落放位置误差容错性较好;橡胶板和橡胶垫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钢圆筒薄壁结构的保护,防止钢圆筒薄壁结构防腐涂层受到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圆筒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钢圆筒结构海上运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钢圆筒护岸结构是海上人工岛施工中的新兴技术。钢圆筒结构因其薄壁特性,在加工、运输、倒运等环节存在较大技术难度。由于钢圆筒结构尺寸巨大,世界最大直径钢圆筒直径达30m,如何提高其起吊、倒运、加固等中间环节的效率,对于钢圆筒护岸结构人工岛快速、安全、高效建成起到关键作用。现有钢圆筒海上运输固定装置存在诸多弊端。
如公开号CN206766286U公布的“一种钢圆筒护岸结构海上运输固定装置”,虽能实现钢圆筒的起吊、转运、加固等环节,但其固定式固定装置静止不动,加大了巨型钢圆筒的精确定位工作量,由于长时间空中暴露无疑也增大了安全隐患。
如公开号CN108974575A公布的“一种钢圆筒护岸结构海上运输固定装置”,虽然能够较高效率完成钢圆筒的起吊、转运、加固环节,但是对于直径20-30米的巨型钢圆筒其固定座和固定底板必将付出高昂成本,经济性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钢圆筒结构海上运输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式钢圆筒结构海上运输固定装置,包括:
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三个支撑墩,支撑墩以运输驳船甲板上的一点为圆心呈圆周式布置;
可调限位结构,可调限位结构包括多个限位单元,限位单元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撑墩之间,限位单元包括滑轨,滑轨上设有限位架,限位架可沿滑轨滑动并可固定在多个位置。
进一步的,支撑墩绕圆心等角度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支撑墩顶部粘附有橡胶板。
进一步的,支撑墩靠近圆心的一端和远离圆心的一端各设有一块限位导向板。
进一步的,滑轨为工字钢,工字钢顶部固设有聚四氟乙烯滑板。
进一步的,滑轨与运输驳船甲板固定连接且一端指向圆心,或滑轨与运输驳船甲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限位架包括底部横杆,底部横杆的一端竖直固设有支撑竖杆,底部横杆与支撑竖杆之间设有斜撑,斜撑两端分别与支撑竖杆顶部以及底部横杆远离支撑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底部横杆扣合在滑轨上并通过螺栓的压紧作用与滑轨进行固定,滑轨上设有多组螺孔,螺栓贯穿底部横杆并旋于滑轨上的螺孔内。
进一步的,支撑竖杆的支撑面上设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每两个相邻的支撑墩之间限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单元的支撑竖杆支撑面的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减少钢圆筒吊装下放的对准时间,降低海洋施工风险;条状的支撑墩对于钢圆筒落放位置误差容错性较好;橡胶板和橡胶垫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钢圆筒薄壁结构的保护,防止钢圆筒薄壁结构防腐涂层受到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可调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84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