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锅炉冷渣器筒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85070.2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翟宁;杨智伟;吕疆涛;李猛;轩海山;刘玉海;尹静波;李俊果;曹战威;张恩璐;刘振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济源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7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459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锅炉 冷渣器筒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锅炉冷渣器筒体结构,原有的筒体结构包括膜式壁筒和设置在膜式壁筒内壁的螺旋叶片和纵向叶片,通过在壁筒内壁增加螺旋叶片和纵向叶片的数量,延长了热渣在锅炉冷渣器筒体结构中的停留时间,使得冷渣器的排渣温度得到有效降低,解决了现有冷渣器存在的出渣温度高、出红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冷渣器,尤其涉及该冷渣器的筒体结构。
背景技术
锅炉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炉渣需要降温后才能运输出去,现有技术中采用冷渣器对高温炉渣进行冷却,目前常见的冷渣器为滚筒冷渣器,该滚筒冷渣器包括可旋转的筒体,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换热叶片,高温炉渣进入冷渣器的筒体后,在旋转过程通过换热叶片进行冷却。
我公司目前在在用的1、2号冷渣器出现了排渣温度高、喷红渣的情况,影响到了安全运行。经分析,主要是冷渣器的换热结构不合理,导致炉渣在筒体内得不到充分冷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锅炉冷渣器筒体结构,通过对冷渣器筒体结构的改进,延长了热渣在锅炉冷渣器筒体结构中的停留时间,使得冷渣器的排渣温度得到有效降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锅炉冷渣器筒体结构,原有的筒体结构包括膜式壁筒和叶片,其中叶片包括螺旋叶片和纵向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包括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间隔设置在膜式壁筒的内壁上并沿着膜式壁筒长度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纵向叶片包括多列环绕设置在膜式壁筒的内壁上的原有纵向叶片列,在膜式壁筒的内壁上增加后装第三螺旋叶片,所述后装第三螺旋叶片位于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之间,在相邻的原有纵向叶片列中间新增后装纵向叶片列。
所述第一螺旋叶片的高度高于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高度高于后装第三螺旋叶片。
所述后装第三螺旋叶片的高度为80mm。
所述后装纵向叶片列的高度为30mm。
后装第三螺旋叶片和后装纵向叶片列均采用双面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膜式壁筒的内筒壁。
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均由多个螺旋叶片单体沿着螺旋方向排列而成,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在每一个圆周内具有16片螺旋叶片单体。
所述原有纵向叶片列包括多个原有纵向叶片单体,每个原有纵向叶片单体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之间。
所述原有纵向叶片列具有16列。
所述后装第三螺旋叶片由多个后装螺旋叶片单体组成,第三螺旋叶片在每一个圆周内具有48个后装螺旋叶片单体。
每相邻的两个原有纵向叶片列之间新增4列后装纵向叶片列,使新增后装纵向叶片列后,膜式壁筒的内壁上的纵向叶片达到48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现有的锅炉冷渣器筒体结构进行改进,延长了热渣在锅炉冷渣器筒体结构中停留时间,明显提高了冷渣机的换热效率,解决了排渣温度高、喷红渣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的冷渣器筒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冷渣器筒体结构的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的冷渣器筒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冷渣器筒体结构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济源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国能济源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85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氯化钠用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雾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