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拼装荧光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85870.4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0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夫;杨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装 荧光 检测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装荧光检测器,包括多个单通道荧光检测装置,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单通道荧光检测装置之间可拼装地连接为一体,每个所述单通道荧光检测装置能够产生激发光并能够将所述激发光激发的荧光信号传递至对应的光电检测部件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用户及项目需求实现多路任意拼接,部署更灵活、使用和集成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样本光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拼装荧光检测器。
背景技术
可拼装荧光检测器是实现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光电检测器件,通过该器件可以收集样本在扩增过程中的光电信号,同时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目前用于该领域常见的光电检测装置,由于采用了白炽灯泡或者卤素灯泡作为激发光源,导致光学系统较为复杂,同时灯泡长时间工作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增加设备的能耗,光源寿命较短光衰减较大需要定期更换灯泡同时对设备进行校准,后期维护较为繁琐,为了输出多种单色激发光和检测多种波长的荧光,还需要使用滤光片切换装置,使得装置体积较大,难以集成到小型或便携式设备中。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等领域对仪器设备的重量、大小都有了特殊的要求,从而也促使体外诊断设备进一步向小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而在分子诊断的领域,可拼装荧光检测器通常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适配不同的染料,以及增加或减少荧光检测通道,同时要想缩小相关仪器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开发一种小型化结构更加灵活的可拼装荧光检测器是非常重要也是不可逾越的一环。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拼装荧光检测器,能够根据用户及项目需求实现多路任意拼接,部署更灵活、使用和集成更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装荧光检测器,包括多个单通道荧光检测装置,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单通道荧光检测装置之间可拼装地连接为一体,每个所述单通道荧光检测装置能够产生激发光并能够将所述激发光激发的荧光信号传递至对应的光电检测部件中;所述单通道荧光检测装置之间通过所述外壳体实现可拼装地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第一外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外侧面,相邻的两个所述单通道荧光检测装置中的一个具有的第一外侧面与另一个具有的第二外侧面之间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中的一个上构造有多个凸起、另一个上构造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凸起与多个所述凹槽分别一一对应且匹配,且相互配合的所述凸起与凹槽之间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包括箱体,所述第一外侧面为所述箱体的一个侧面,所述箱体上构造有光路通道,且所述光路通道具有敞开口,所述敞开口上盖设有盖体,所述第二外侧面为所述盖体的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光路通道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沿着激发光线的发出路径依次设有激发光源、准直透镜以及第一滤光片,所述第二通道上沿着荧光光线的发出路径依次设有第一透镜、二向色镜、第二滤光片、第二透镜以及所述光电检测部件,其中所述二向色镜处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相交位置,以能够将所述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发射至所述第一透镜处并允许所述荧光信号传递至所述第二滤光片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道上还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具有底壁以及处于其一侧并沿其轴向延伸的固定壁,所述激发光源以及所述准直透镜分别处于所述底壁的相对两侧,且所述激发光源处于所述准直透镜的焦点上。
优选地,所述准直透镜为球形透镜、半圆球形透镜、圆柱形透镜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和/或第二透镜为球形透镜、半圆球形透镜、圆柱形透镜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激发光源为激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或白炽灯泡中的一个;和/或,所述激发光源的激发波长处于350nm至850n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85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