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针灸治疗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990793.1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1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泓文;邸嘉玮;叶旸真;李夏禹;杜宇征;杨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5/04 | 分类号: | A61G15/04;A61G15/06;A61G15/12;A61G15/10;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3 | 代理人: | 童卫忠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针灸 治疗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功能针灸治疗椅,包括椅身以及位于椅身一侧的靠垫;多功能针灸治疗椅还包括承托组件,承托组件包括用于承托头部的第一承托件以及用于承托上肢的第二承托件;第一承托件呈“U”形,设置在靠垫的上方,且与靠垫的上端相连接;第二承托件包括两块承托板,两块承托板分别设置在靠垫的左右两侧,且均与靠垫相连接。本公开在接受针刺治疗时面朝或背对靠垫坐时都能承托患者的头部和上肢,能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可充分暴露相应部位的穴位,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度,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中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针灸治疗椅。
背景技术
针灸是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目前,大多数医院针灸施术时多采用传统座椅和传统治疗床,患者坐定在座椅或治疗床上,由医生进行施针。传统座椅的缺陷是结构过于简单,功能单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舒适度低且肢体的暴露程度低,同时会加重肌肉紧张程度,降低了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针灸治疗椅。本公开在接受针刺治疗时面朝或背对靠垫坐时都能承托患者的头部和上肢,能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可充分暴露相应部位的穴位,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度,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本公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针灸治疗椅,包括椅身以及位于所述椅身一侧的靠垫;所述多功能针灸治疗椅还包括承托组件,所述承托组件包括用于承托头部的第一承托件以及用于承托上肢的第二承托件;所述第一承托件呈“U”形,设置在所述靠垫的上方,且与所述靠垫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承托件包括两块承托板,两块所述承托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靠垫的左右两侧,且均与所述靠垫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针灸治疗椅还包括调节螺栓;所述靠垫的上端设有连接管,所述第一承托件的下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管的内径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相适配;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上设有一排调节孔,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调节孔的孔径均与所述调节螺栓相适配,所述调节螺栓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和其中一个调节孔中,将所述第一承托件与所述靠垫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承托件的内侧面覆盖有海绵层。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针灸治疗椅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靠垫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承托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针灸治疗椅还包括调节块和紧固件,所述调节块与所述靠垫滑动连接,使所述调节块可相对于所述靠垫上下滑动,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调节块与所述靠垫中,用于固定所述调节块与所述靠垫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调节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承托板的上表面覆盖有海绵层。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针灸治疗椅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所述靠垫的背面或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椅身与所述靠垫转动连接,并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椅身与所述靠垫相对角度的调节旋钮。
本公开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针灸治疗椅,其优点在于:
1、本公开通过设置承托组件来承托患者的头部及上肢,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面朝或背对靠垫坐时都可将头部依托在第一承托件上,将上肢搭在两块承托板上,在缓解头部及上肢肌肉紧张的同时,可充分暴露颈部、背部、头部及双上肢的穴位,方便针灸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对应肌肉的疲劳感,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度,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同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兼顾了患者的舒适体验和临床医疗操作便利的需求,适合在医疗领域推广应用。
2、第一承托件与靠垫之间通过连接管与连接部相连接,并可通过调节螺栓对第一承托件的高度进行调节,可根据不同的患者调节第一承托件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度,适用性更加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990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