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封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03932.3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2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庄奎斌;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拓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04 | 代理人: | 孙新国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散热 功能 封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封闭结构,包括壳体,其内部用于安装元器件;集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的内侧,用于吸收所述壳体内部的热量;冷却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的外侧,用于为所述集热单元降温。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发散在壳体内,集热单元吸收壳体内部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冷却单元吸收集热单元的热量使其温度快速降低,因此在元器件无法直接安装在散热结构上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结构依然可以对元器件的散热,而且散热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地涉及封闭结构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封闭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电器元件自身具有电阻效应,所以在其通电后的工作过程中会由于电阻损耗而发热,造成其温度升高。高温会影响线路及电器元件的分子结构,造成线路老化、材料变形、电器元件使用寿命变短等问题,不仅影响电器元件的工作性能,甚至会出现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火灾的现象。因此在电器元件工作时需要采用散热设备对其进行散热处理,使其工作在适宜的环境中以增加其使用寿命,提高其所在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部分电器元件需要设置在密闭的壳体中,以防止被外界物体碰撞而被损坏,或者防止温湿度、灰尘、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其工作性能。但是当电器元件处于密闭的壳体中时,由于壳体内的空间有限,其产生的热量更容易聚集,因此对其散热更为重要。目前对于密闭壳体内电器元件散热时常用的方法为:将密闭壳体的一个侧壁设置成散热片、热管散热器或者水冷板等散热结构,电器元件直接安装在该散热结构上,该散热结构将电器元件所散发的热量传导至壳体外部,从而使电器元件的温度降低。但是当电器元件无法直接安装在散热结构上时,散热结构便不能直接与其接触,对其散热效果也将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封闭结构,以解决当封闭结构中的电器元件无法设置在散热结构上时,其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封闭结构,包括:壳体,其内部用于安装元器件;集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的内侧,用于吸收所述壳体内部的热量;冷却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的外侧,用于为所述集热单元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风扇单元,所述第一风扇单元与所述冷却单元相对设置,以使第一风扇单元的冷却风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延伸方向吹过所述冷却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热单元包括第一散热片,用于吸收所述壳体内的热量以将所述壳体内的热量传导至其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第二散热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一体设置,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热量传导至其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热管散热器,用于吸收所述集热单元的热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水冷板,用于吸收所述集热单元的热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板设置在冷却回路中,所述冷却回路用于为所述水冷板内的冷却液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风扇单元,用于加快所述壳体内空气的流动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扇单元与所述集热单元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内侧,所述第二风扇单元用于加快所述元器件与所述集热单元空气的流动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拓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拓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3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