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04727.9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8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光;魏巧玲;董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潍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G09B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冉珊敏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冠状动脉 造影 成像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教学模型领域,涉及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模型。包括底座,还包括底座上的立杆和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滑动机构、冠状动脉造影模型及成像机构,滑动机构包括导轨、导轨上固定球、固定球上的向心杆及向心杆上的空心球和限位螺母;成像机构包括投影仪和幕布。本申请的成像模型通过滑动机构和成像机构配合,能有效模拟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像部分,解决冠状动脉造影所成图像的判读问题。其中滑动机构中的导轨、实心球和空心球的配合实现对冠状动脉造影模型的360°全方位的观测,本申请的模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在实际医疗教学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冠状动脉造影所成图像理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教学模型领域,涉及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模型。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通过影像学方法确定冠状动脉有无病变,以及为冠心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的介入性诊断技术。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微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活动中。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判读是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判读的学习仅限于临床实践活动,学习效率低,学习周期长,严重迟滞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实施。对广大心血管内科医师来说,急需一款能够模拟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的模型进行临床实践活动前的学习;对众多医学院校来说,也需要一款能够模拟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的模型进行教学活动。但是目前尚无任何关于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模型的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模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模型,包括底座,还包括底座上的立杆和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滑动机构、冠状动脉造影模型及成像机构,滑动机构包括导轨、导轨上固定球、固定球上的向心杆及向心杆上的空心球和限位螺母;成像机构包括投影仪和幕布。
优选的,所述成像装置垂直立杆并通过短杆可拆卸设于立杆上,短杆的一侧设有螺栓与立杆上的螺栓孔相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短杆的另一端与固定球可拆卸连接,与短杆与立杆之间实现可拆卸的原理相同,都是依靠螺栓,固定球的1/3-1/2体积嵌设于导轨的外侧凹槽内,固定球上的向心杆穿过导轨及导轨内侧的空心球和限位螺母,其延伸端与冠状动脉造影模型相连。
优选的,所述空心球的1/3-1/2体积嵌设于导轨的内侧凹槽内,空心球与固定球之间的距离由限位螺母进行限制。
优选的,所述导轨为弧形,导轨的内外两侧均设有长条凹槽,长条凹槽的截面为弧形,导轨中部设有供向心杆滑动的长缝。
优选的,所述投影仪可拆卸设于导轨的上端、幕布通过支撑杆可拆卸设于导轨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球为实心球,空心球为塑料空心球,幕布为白塑幕布或灰塑幕布,底座为实心合金板或实心木板(1-2kg,30cm*40cm*1cm),立杆为实心合金杆(具体尺寸视模型大小决定)。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成像模型通过滑动机构和成像机构配合,能有效模拟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像部分,解决冠状动脉造影所成图像的判读问题。其中滑动机构中的导轨、实心球和空心球的配合实现对冠状动脉造影模型的360°全方位的观测,本申请的模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为一体,在实际医疗教学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冠状动脉造影所成图像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滑动机构的横切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潍坊医学院,未经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潍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4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