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烧成窑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07986.7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2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毛经明;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澜川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5/12;F26B25/00;F26B23/06;F27D7/02;F27D1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德镇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烧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烧成窑,涉及到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炉体、炉膛和炉门,还包括加热机构、隔板和烧制座,隔板横向固定设置的炉体内部下方,炉体内部通过隔板分为进气腔和干燥腔,烧制座设置在干燥腔的内部并与隔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炉膛设置在炉体的内部并与烧制座的上端固定连接,加热机构设置在炉膛的内部,且加热机构包括电加热组件和燃气加热组件,电加热组件和燃气加热组件能够同时对炉膛的内部进行加热,炉体的上端设有排气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炉膛内部同时进行两种方式的加热干燥,满足多种陶瓷坯料的干燥效果,且提高炉膛内部的陶瓷坯料的干燥效率,节省干燥时间,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烧成窑。
背景技术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使用于食器、装饰上外,陶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有各种创意的应用,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目前,陶瓷在生产烧制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窑炉,将制作好的陶瓷坯料放置在窑炉中进行烧制干燥,但是,现有技术中,窑炉内部的加热干燥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不同陶瓷坯料的加热干燥,且干燥效率较低,需要耗费较长的干燥时间,不便于人们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快速烧成窑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烧成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窑炉内部的加热干燥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不同陶瓷坯料的加热干燥,且干燥效率较低,需要耗费较长的干燥时间,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烧成窑,包括炉体、炉膛和炉门,还包括加热机构、隔板和烧制座,所述隔板横向固定设置的炉体内部下方,所述炉体内部通过隔板分为进气腔和干燥腔,所述烧制座设置在干燥腔的内部并与隔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炉膛设置在炉体的内部并与烧制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炉膛的内部,且加热机构包括电加热组件和燃气加热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和燃气加热组件能够同时对炉膛的内部进行加热,所述炉体的上端设有排气机构,所述炉体的前侧右端通过铰链与炉门转动连接,所述炉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组上下对称的进气孔,所述炉体的下端设有移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组件包括电炉丝,所述炉膛的左右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安装槽,所述电炉丝均匀分布在多个安装槽的内部并与炉膛固定连接,所述炉膛采用高温莫来石砖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燃气加热组件包括两个燃气火枪和进气管,两个所述燃气火枪对称分布在进气腔的内部,且两个燃气火枪的输出端均延伸至炉膛的内部下方并与隔板及烧制座固定插接,两个所述燃气火枪的输入端均向前延伸至进气腔的外部并共同与进气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管壁依次固定设置有低压压力表、电热汽化炉、高压压力表及手动压力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管和挡板,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炉体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且排气管与炉体连通,所述挡板呈锥形并倒置设置在排气管的上方,所述挡板的下侧通过多个固定杆与排气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门的前侧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观火孔,三个所述观火孔呈等边三角形进行位置分布,所述炉门的前侧左端固定连接有门把手。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内部固定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围在炉膛的外部,所述保温层的上侧通过排气口与排气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多个万向滚轮,多个所述万向滚轮分别与炉体的下端四角处固定连接,且多个万向滚轮上均设有脚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澜川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景德镇澜川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7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组合后灯
- 下一篇:一种无人洗车机防撞系统